第89章 殭屍(第6/7 頁)
必須回棺。】
【《高辛硯齋雜著》:此紅僵也,幸面尚白……否則震霆不能誅矣。
紅僵:遍體生赤毛,如果面部變紅,則雷火難克。】
【《續子不語》:遍身毛皆長尺餘,出入有光……非雷擊不死,惟鳥槍可斃之。
飛僵:遍身毛皆長尺餘,更近一步則成飛天夜叉,非雷擊不死,但是可以用鳥槍一槍崩掉。】
【《續子不語》:槁死之魂,久則成魅,……特借新死之體以禍人。
屍魅:五色生毛,能吐人言,能操縱其他屍體來襲擊跟他說過話的人。】
【《續子不語》:開礦之夫,有遇土壓不得出……幹麂子導之,得礦,必大獲。
幹麂子:一種在礦洞被埋的礦工變成的殭屍,會要煙抽,還會帶人找金礦,出洞就會化成水,散發的腥氣還會讓人得瘟疫。】
【袁枚在《子不語》裡並沒有對殭屍進行過成體系的劃分,所以這些殭屍寶貝的進化方向都不太一樣。
殭屍久則能飛,不復藏棺中。
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
能與龍鬥,故佛騎以鎮。
遊屍乘月氣,應節而移無定所。
伏屍則千年不朽,常伏地。
不化骨,色黑如?玉,久得日月精壓之。】
【我們能看到,這些殭屍的分類可以說幾乎沒有,設定上也是極其混亂。
這種混亂的形態恰恰說明了殭屍的來源,大體上就是民間各地傳說與怪談的再演繹,這種來源於民間的故事,往往一人一個說法,必然是不成體系的。
畢竟同樣一條龍,在村東頭老鄉嘴裡只是會說話,在村西頭老鄉嘴裡,那就可能會推拿按摩。】
【也是因為民間的來源讓人們對付殭屍的方法,可以說是花樣百出,基本上都是百姓日常能夠獲取到的。
比如民間常用的雞血和狗血,日常廚房可見的棗核和糯米。
此外,如遇殭屍直立追逐人,也可用掃帚、米篩、漁網將其撲倒。
在這其中,民間認為鎮壓殭屍最有效的是木工、石工所用的尺、斧和墨斗繩。
人們相信用墨繩在牆垣上彈上墨跡就可以防止殭屍的侵入,在棺木上彈上墨痕,殭屍就不敢再回棺內。
木工只需要尺量棺蓋、斧削棺木就可以消除怪異。
《留仙外史》:袖出尺周量棺蓋,取墨繩彈於棺之當中者三,意似哀痛,初聲轉厲,後以次遞殺。】
【因為規矩可以分界限、定陰陽,是陰陽混亂而屍變的殭屍的天生剋星。】
【當然學者們大多承認殭屍電影題材的出現,受到了西方吸血鬼影片的影響。
1910年,愛迪生就第一次把吸血鬼形象搬上熒幕,但西方首部吸血鬼的電影應該是出產於1922年的《諾斯費拉杜》。
面對著這種文化浸染,當時處於時代交替著的人們誕生了一種集體宿命意識。
總結來說就是:中國人不能輸,中國的鬼也不能輸。
老一輩的香江人很多還是很愛國的,所以早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香江就不斷出現以吸血殭屍為題材的恐怖片。
在巔峰的1985年到1989年期間有影響力的殭屍片更是達到了12部之多,這些殭屍片逐漸奠定了大多數人心中的殭屍形象。
身著清朝官服,身體僵硬,兩手前伸,蹦跳行走。
當然這時候的殭屍題材多少也吸納了一些西方吸血鬼的因素,比如以咬頸來吸血,被咬會變成新的殭屍。
實際上,中國殭屍私底下是葷素都來的,喝血、吃肉、吸精氣,一點都不挑食。
而且只有屍體本身才會引發屍變,並不存在,我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