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愛好(第1/2 頁)
人還是要有點愛好,不然跟鹹魚還有什麼區別。
沈光也是有愛好的,他愛好打高爾夫,但是國內沒有場地,只能跟學校的退休老教授們一起打打門球。
門球傳入華夏的歷史很早,早在30年代,燕京大學已經把門球當成體育課的內容在上了。
它是高爾夫球與撞球的混血兒,在平地或草坪上,用木槌擊打球穿過鐵門的一種室外球類遊戲。
沈光林技術不行,但是心態很好,勝不驕敗不餒,很有比賽風度。
那些老頭們就不行了,不但輸球,而且輸人,贏了不開心,輸了脾氣更壞。
他們可沒有像李蓉這樣漂亮的小姑娘加油助威,而且還端茶遞水。
如果不是沈光林每次來的時候都喜歡帶個西瓜或者幾個水果,指定不帶他玩。
除了打這個門球,沈光林還會彈鋼琴,他終於還是買了一架,就放在福緣門的家裡,偶爾李蓉也跟著學一學。
但是,其實他對這個樂器一點都不喜歡,他也不是那種絕對音感的人,給他一段音樂,他也只能聽個大概。
畢竟,為了應試考級而學的鋼琴,基本上還沒有達到演奏的標準,彈出聲和彈出來還是不一樣的。
說句實話,鋼琴十級,也就是音樂附小3-5年級的鋼琴水平,真的不能更高了。
除了《致愛麗絲》,沈光林甚至談不下一首完整的曲子。
至於其他的運動,跑步不算愛好,而沈光林也不熱愛足球,但是他會踢一點點。
他上學的時候,適逢新領導人上任,領導人是個足球愛好者,國家提倡過一段時間的足球,他因此也練習過一些基本動作,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
華夏畢竟缺少足球文化,雖然人口基數很大,但是踢球的孩子很少。
不過這一切並不妨礙他知道一些世界頂尖的球星,比如被吹成自律之神的CR7,比如突破能力超強的梅西,比如騷包找打的內馬爾,比如思考人生的巴洛特利。
但是,沈光林從來都不知道80年代的華夏足球也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
這個年代的華夏,在亞洲足球圈真的算是一流水準。
看戰績就知道了:他們竟然在小組賽的時候接連淘汰了扶桑,幹掉了南棒子和北棒子,從而以小組第一的成績晉級到四強賽。
四強賽的對手是科威特,沙特,紐西蘭,小組前二進入世界盃決賽圈。
就憑藉這個,沈光林就覺得這場球賽值得一觀。
其實現在華夏隊的出線形式並不好,在過去的兩場比賽中,華夏隊打紐西蘭,非常不適應,踢了個一平一負,已經站在了生死線上。
這次在家門口的戰役,可以說是華夏隊的天王山之戰,男同學們都很想去看。
不是球迷,愛看足球一般就是因為一個樸素的情感:那就是愛國。
後世的球迷們,那也是愛之深,恨之切。
華夏足球真的太不給力了,兩次世界盃都是要麼是被人做掉了,要麼是黑色5分鐘。
87年終於進了奧運會,結果在漢城帶來的全是恥辱,受辱程度堪比02年世界盃。
同學們想看球那還不簡單,買票就是了。別人沒有錢,沈光林還沒錢麼?
搞搞團建活動不行麼,實驗室報銷。
沈光林做了決策,不但邀請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可以出去看球,而且數學班的同學們只要想去的,他也提供支援。
既然決定了要去正兒八經的看場球,那就要搞點有儀式感的東西。
沈光林出錢,他們組織了一個球迷協會。
而且還購買了啤酒,焰火,鞭炮,牛皮鼓,橫幅,喇叭,甚至統一購買了跟國家隊一樣的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