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老頭子(第2/2 頁)
兒本以為可以鬆口氣了,結果呢,初次校勘就發現了一大堆錯誤。乾隆爺一怒之下,命令紀曉嵐他們這些“罪魁禍首”全部去核查,後來還嫌不夠,又罰他們去熱河和盛京“贖罪”,繼續校勘書籍。這修書編纂的工作啊,真是“難於上青天”,任務之艱鉅,簡直比登珠峰還難!紀曉嵐他們啊,真是“苦水往肚子裡咽”,還得硬著頭皮上,畢竟,這可是“皇命難違”啊!
話說這文人墨客啊,哪個不想自己死後還能名垂青史,留下幾部經典之作,讓後人敬仰?可這事兒啊,難著呢!真正能留下驚世之學的,那簡直是“鳳毛麟角”,稀少得跟恐龍蛋似的。
咱們這位紀曉嵐同志啊,一輩子也就搗鼓出一本《閱微草堂筆記》,平時寫的那些詩詞文章啊,更是不留底稿,流傳下來的少得可憐,跟熊貓一樣珍貴。自從他接了《四庫全書》這活兒,那可是閱盡天下文章,眼界高了,自知之明也足了,知道自己再怎麼寫也寫不出啥好文章了,於是乾脆就“封筆”了,提筆論著的事兒,那是越來越少。
可你別說,這紀曉嵐雖然自己不寫了,但他負責的《四庫全書》啊,那可是千古留名,成了驚世之巨著!他用了十年的時間和智慧,愣是把這活兒給幹成了,創造了中國文化史上的奇蹟。這十年啊,他跟4600個文人一起,那可是苦心孤詣,用血和淚凝結成了一部8億餘字的曠世之作!這字數,比咱們現在看的網路小說還長,簡直就是“超長待機”版!
兩百多年過去了,這《四庫全書》啊,還是燦爛奪目,跟新的一樣。紀曉嵐他們啊,雖然沒留下多少自己的作品,但這部《四庫全書》,就是他們最好的“名片”,讓後人一提起來,就豎起大拇指,讚歎不已。這紀曉嵐啊,可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用一部《四庫全書》,就讓自己在中國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紀曉嵐啊,那可是個才華橫溢的學者加官員,正直忠誠得跟“傻白甜”似的。但要說起來,他跟那和珅啊,那可真是“天壤之別”。和珅那是乾隆爺跟前的“紅人”,權勢大得跟太上老君似的,朝廷的財政大權那是捏得緊緊的,紀曉嵐呢,最高也就混到了個協辦大學士,跟和珅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
紀曉嵐在文學上那可是有兩把刷子的,編纂《四庫全書》這事兒,他可是立了大功的。可要和和珅比起來,嘿,人家和珅可是四庫全書的正總裁,紀曉嵐的上司呢!這就好比是紀曉嵐是廚房裡炒菜的大廚,和珅那就是掌勺的大廚兼餐廳老闆。
在政治鬥爭和權力鬥爭這方面啊,紀曉嵐那就是個“菜鳥”,跟和珅鬥?那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自找苦吃。紀曉嵐要是跟和珅鬥法,那就好比是小白兔跟大灰狼玩“躲貓貓”,結果嘛,可想而知,肯定是被吃得連骨頭都不剩。所以啊,紀曉嵐還是乖乖地編他的書,寫他的文章,至於那權力鬥爭的渾水,他還是別趟了,免得“引火燒身”,到時候哭都來不及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