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能臣(第1/2 頁)
雍正皇帝用人唯才是舉,而且呢,君臣之間啊,相處的也十分愉快。應該說啊,雍正朝之所以能夠奠定後來的乾隆盛世,跟雍正皇上會用人是有直接關係的。除了李衛,再說下雍正手下的兩位能臣,一位是大名鼎鼎的田文靜。再有一位呢,就是鄂爾泰。
首先呢,咱們先說這個啊,田文鏡漢軍正藍旗人,我們一說清朝的歷史就往往有的時候我們會產生一種有幾個誤會,比方說清朝滿漢不通婚。其實準確的說不是滿漢不通婚,是旗漢不通婚,因為八旗裡有滿人,也有漢人也有這蒙古人,有人說你看這個。這個清朝的這個妃子,就是后妃,沒有漢人,是的。但是有漢旗,年羹堯的妹妹不就是雍正的妃子嗎?所以這田文鏡一聽這名字這絕對是漢人的名字,但她是漢軍正藍旗人。就是他也在旗,就這意思吧。旗人見皇上都可以自稱奴才,漢人稱臣,你不要以為臣就比奴才高,臣其實不如奴才。為什麼呢?
奴才呢,人家是一家人,人家是皇上的家裡人是這個意思,那臣相對而言就差點意思了。
田文鏡啊,出生的時候是康熙元年。你可以想象到了康雍交替這會兒田文鏡60好幾啦,康熙爺在位是61年吶,雖然早早的踏入仕途。但這個時候呢,他仍然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層官員,也就是官職不是那麼大,也就是什麼郎中啊,御史啊,也就到這兒就是仕途其實一直不是很順。可以講啊,在康熙朝。這個田文鏡一直呢是不顯山不露水兒的,這麼一個人直了雍正皇帝繼位之後,這個田文鏡開始大放異彩,這都不是大器,晚成了這大器老成。
那麼,雍正爺是怎麼發現的這個人呢?這就得從雍正元年說起。當年山西大旱巡撫得音隱匿不報,怕皇上知道這件事兒之後呢,影響自己的仕途。恰好田文鏡當時出差路過山西,目睹流民慘狀,百姓哀嚎震天,餓殍遍野,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就不忍心讓老百姓啊,遭受這般苦難,就決定趕緊返回北京上奏皇上。雍正皇帝這才知道啊,離京師挨著直隸的山西,竟然出了這等大事,趕緊派人速往山西賑災。災情才得到了緩解,拯救了七八十萬百姓的生命,因為這個田文鏡這一次的直言不諱。讓這個雍正皇帝看到他的可貴之處。
嘿,就因為這個契機,他就被升為山西布政使啦!那你說田文鏡能這麼快得到雍正的信任,有個重要原因是啥呢?就是他是個孤臣呀!不結黨不營私,無黨無派的。科舉出身的那派人還擠兌他呢,因為他不是科舉正途出身。咱得說說,田大人是國子監出身的,之前講科舉的時候稍微提過一嘴,用現在的話說,田大人就是買了個學歷,國家還包分配,所以他不是正兒八經的科舉出身。再加上他是漢軍旗人,滿蒙貴族也看不上他,畢竟他不是滿洲人,也不是蒙古人,而是漢旗。漢旗啊,那都是原來包衣奴才,都恨得牙癢癢的那種,所以他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無黨無派的,這正合雍正的心意。因為他不會有朋黨問題,誰也不靠,那就靠皇上唄!皇上就喜歡這種十三不靠兒的大臣,能直接跟皇上建立起君臣信任的關係,多好呀!田大人就任河南府臺後,那可真是沒辜負皇上的期望。他到了河南就拼命工作,那都不是九九六了,簡直是零零七!新官上任三把火,先從河南積弊已久的問題入手,整頓河南官場,彌補財政虧空。
不過田大人這把火呀,燒得又急又旺。他的做法確實效果顯著,但也讓一部分河南的官民吃了虧。於是乎,各種小報告像雪花一樣飄到了紫禁城。那時候可沒有什麼大資料來分析分析,只要地方官相互勾結,朝廷就很難了解真相。這麼多人都告田文鏡的狀,皇上就有點懵啦,哎呀,我是不是看走眼啦?這老田怎麼一下去就這麼招人恨呢?所以在雍正二年,皇上在給田文鏡的硃批裡就寫:你要改革立志,首先得公正,對所有人都要一視同仁。現在這麼多人有怨言,你得好好反思反思。到了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