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糧價暴漲(第1/2 頁)
王承恩身為太監,聽到“閹黨”的蔑稱,不由神色一怒,就要開口反駁這人。楊毅一看,連忙壓了壓手,輕聲道:“不用動怒,他罵的是魏忠賢,不是你。讓我聽聽他們都說些啥。”
王承恩點了點頭,喝了一口酒,平復了一下心情,繼續陪著楊毅聽這些文人士子對朝政的爭論。
只聽其中一個年輕人嗤笑反駁道:“簡直是笑話,幾個太監就想要亡國?你實在是太看得起他們了!沒有皇上的信任,閹黨就是無根之木,哪來亡國的本事?看魏忠賢的下場就知道。當今皇上一登基,號稱九千九百歲、權傾朝野的魏忠賢馬上就覆滅了,連反抗的力氣都沒有。將朝政敗壞的罪名安在這樣的飯桶身上,就是你們東林黨黨同伐異、結黨營私的證據。”
“放屁!我東林黨官員士子均已天下興亡為己任,努力中興大明,何來黨同伐異、結黨營私之說?我看你今天說這些話才是居心叵測,你是不是閹黨餘孽,想要為魏忠賢翻案啊?”
“呵呵,不要把你們黨同伐異、給人亂安罪名的本事用到我身上來,我還就不怕了。今天我就跟你辯一辯,讓大家看看你們東林黨是在為國為民,還是為一己之私、結黨營私。”
…………
爭辯的人逐漸增多,二樓十多個文人士子除了楊毅等少數幾個人以外,其他人都分為兩個陣營,加入了爭辯的行列。
以中年文士為首的一邊,年齡都在四十歲以上,大概都是東林黨人或東林黨的支持者,均堅持東林黨是為國為民的好官員,是國之棟樑。
而以那兩個年輕人為首的一邊,均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則堅持東林黨是結黨營私、黨同伐異的朋黨。看起來廉潔奉公、正直無私,跟閹黨截然不同。其實都是整天不幹實事、爭權奪利的小人,跟魏忠賢一黨沒什麼區別。全都是朝政敗壞,失去半壁江山,導致皇上流亡江南的罪魁禍首。
本來楊毅還聽得津津有味,想要從這些民間文人的評議中得到一些有益的東西,幫助自己執政呢。結果,兩個年輕人說到後面突然爆出一個猛料,頓時引起了楊毅的注意。
因為年齡、經驗的原因,中年人那邊逐漸佔據上風,將年輕人一夥壓住,讓他們無從反駁東林黨乃忠君愛國之黨派的說法。其中一名年輕人見說不過,突然爆出一個猛料,讓楊毅頓時提高了警惕。
他爆料說,最近一年,隨著李自成大順軍逐漸勢大,朝廷連連戰敗,應天府及南京城內的糧價就開始暴漲。最近兩個月隨著大順軍橫掃北方,南京城內的糧價更是暴漲到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地步。其中緣由,乃是有大糧商囤積居奇、大發國難財的原因。而這些大糧商中的為首者,就是禮部尚書錢謙益的堂弟錢謙禮。
此言一出,中年文士那一方頓時無可反駁。錢謙禮在應天府,甚至整個南直隸都是大名鼎鼎,誰人不知他是錢謙益的親堂弟啊。他如果沒有錢謙益親堂弟的身份,也沒法做到如今應天府最大糧商的地步。
雖然沒有誰見過錢謙益出面幫錢謙禮打招呼,但光是這個招牌,就夠大的了。在應天府範圍內,誰都得給錢謙禮幾分薄面。沒有誰會為了商場上雞毛蒜皮的事,冒著得罪禮部尚書錢謙益的風險去為難錢謙禮。
正是有了錢謙益當後盾,錢謙禮才能成為應天府最大的糧商,成為所有糧商的領頭人,帶領大家囤囤積居奇、大發國難財。
因此,中年文士只能無力地解釋說最近幾年連年戰亂,加上水災旱災蝗災不斷,糧食收成不好,漲價是正常的。而且,錢謙禮是錢謙禮,他做的事與堂哥錢謙益無關,也與整個東林黨無關。
年輕人那邊一陣嗤笑,抓住這一點不放,說東林黨的官員充當了江南商人的後臺。他們給不法商人提供大量的便利和保護,讓這些商人欺行霸市、大發橫財。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