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幽深的酒廠(第1/2 頁)
在那幽深的酒廠深處,淡酒並非僅僅扮演著配角,它們如同智慧的使者,在完成初次使命後,被巧妙地用於滋養新生的酒糟,彷彿在為下一代佳釀鋪設黃金之路,不僅提升了出酒的效率,更讓酒的醇厚度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舉個例子,就像是老藝術家的經驗,被細心地傳授給了年輕學徒,讓技藝在傳承中綻放新的光彩。
蘇油,這位酒廠的靈魂人物,眼見工人們已如行雲流水般操作自如,便帶著幾分醉意的工頭,踏入了那個被神秘光環籠罩的曲房。曲房的入口,宛如一道通往另一世界的門戶,一塊古樸的標牌赫然在目:“非請勿入,秘境重地”。這裡,是酒的搖籃,也是微生物的樂園。
踏入這片聖地,首先要經過一番“洗禮”。工人們需換上特製的青麻大褂,那衣料彷彿能吸收一切塵埃,口罩也是同樣的材質,嚴密地守護著呼吸的純淨。腳下的油靴,每一步都踏在石灰水大木盤中,發出“吱吱”的聲響,那是消毒的樂章,也是進入聖潔的儀式。
房間內,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酒香與消毒水的清新,彷彿每一處空間都被提萃的烈酒細細撫摸過,連空氣都醉了幾分。所有工具與器具,無一不經過高溫的洗禮,開水的沖刷,確保每一寸都潔淨無瑕。
在大宋,小曲的製造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原料多為糯米或粳米,先以蓼葉或蛇麻花浸泡,取其精華,拌入米粉,揉合成團,再依賴自然的恩賜,慢慢養成曲種。然而,這份依賴自然的饋贈,卻也隱藏著危機——酒麴的微生物來源不可控,酒質難以穩定,如同風中飄搖的燭火。
蘇油,這位敢於創新的智者,決定打破常規,將藥水法制曲改良為藥粉法,一場革命悄然上演。他精選陳年酒麴,配以清水、米粉與辣蓼草末,經過精心的拌料、壓實、切塊、滾角,最後,用一種近乎藝術的手法——“滾湯圓”,讓新曲團在陳曲粉末中輕輕滾動,如同新生兒被賦予了生命之光。
這陳曲末,是無數根黴孢子的寶庫,它們將在新曲團上迅速繁殖,成為主宰味道的關鍵。
這一變革,意味著蘇油能夠主動篩選優質的陳曲作為種子,如同農夫精選良種,淘汰劣質,年復一年,透過人工選育與自然淘汰,那些最優質的微生物菌群,如同被時間精心雕琢的寶石,被保留了下來。
接下來的培養,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旅程。曲團首先被安置在溫暖的缸中,享受著恆溫的呵護,直至菌絲豐滿而穩定;
隨後,它們被移至匾籮,讓菌絲在空氣的滋養下更加茁壯,這一過程,如同孩童的成長,需要不斷的換匾、並匾,直至最後,它們被裝入籮筐,進入後期培養,等待著最終的蛻變。
在這一系列複雜而精細的過程中,每一滴酒,都承載著蘇油與工人們的心血與智慧,它們不僅僅是飲品,更是藝術的結晶,是對古老技藝的一次大膽創新與致敬。
最終,那些精心培育的曲料在秋陽的溫柔撫摸下,漸漸褪去了水分,化身為一顆顆圓潤小巧的“時光曲丸”。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晾曬,而是蘇油與工頭親自上陣,將傳統與現代巧妙融合的藝術。
在一片由高科技裝置與傳統器具交織的奇妙空間裡,各種精密的儀器閃爍著冷冽的藍光,猶如未來世界的門戶,又帶著一絲古老神秘的韻味。
每當踏入這片區域前,一套嚴謹而富有儀式感的操作流程便開始了:穿戴無菌服、透過紫外線消毒通道、甚至是輕觸一塊刻有古老咒文的石板(其實是電子門禁),這一切都讓工頭心中湧動著敬畏,彷彿即將踏入的是杜康神親自守護的聖地,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生怕驚擾了這份神聖。
完成了一天的“神聖使命”,蘇油輕手輕腳地脫下那身象徵著純淨與責任的無菌服,而工頭則像剛從另一個時空穿越回來,癱軟在門口,久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