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9(第1/2 頁)
百萬丁夫,西起榆林東至紫河,二十天內修完了一條長城;
比如皇帝終於來到了太原,覺得這裡很好,立刻要求建造晉陽宮;
比如皇帝又想去大臣張衡家看看,但不想繞遠路,所以徵發太原百姓加急新修了一條九十里馳道直通張衡家……
至於用過分奢侈的排場款待陪同入關的啟民可汗什麼的,都是小事了。
這些都是八月二十三日,皇帝到達東都洛陽之前,所下令做的事。而皇帝四月底五月初才離開京城,開始北巡。
在皇帝回到東都洛陽的宮殿時,長城和馳道已經修完,只剩晉陽宮正在加班加點地修建,應該很快就能完工了。
高熲得到這些訊息時面如土色。
他現在萬分確定了,他一定是死在這次皇帝北巡途中。
因為如果他跟隨皇帝北巡,肯定一路上勸諫都不會停。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當他得知了皇帝所做的事時,連長城和馳道都已經修好了。
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他們的勸諫就成了抱怨。明知道皇帝不會聽,這奏章,他們都懶得上了。
高熲都有些破罐子破摔地好奇了,現在楊廣所做的事他都覺得匪夷所思了,接下來楊廣還能做到何種程度?
百姓剛從亂世過來,剛經歷了先帝治下短暫的和平時代,所以對苦難的忍耐力很強。
先帝的統治也不算多溫和,但對比亂世,百姓還是幸福許多。百姓肯定不願意回到亂世。
可這樣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大隋的二世而亡與秦朝的二世的二代而亡不同。秦朝建立的時候就先天不足,搖搖欲墜,遇到一個荒誕暴虐的昏君立刻就墜入了深淵。
先帝已經給楊廣打造了一個盛世雛形,這是王朝的上升期啊。楊廣要怎麼做,才能與秦二世肩並肩?
李玄霸得知這些事後,也對大隋百姓的忍耐度和能幹程度感嘆不已。
楊廣能一邊巡遊一邊讓百姓修馳道,絲毫不耽誤巡遊進度;建長城也是臨時下令,等巡遊結束長城就修完。
對比秦始皇修馳道和長城的速度,一定是大隋的生產力有了長足進步,才能造就如此可怕的“大隋速度”。
只看大隋上架和完成大型工程的效率,楊廣被列為“千古一帝”備選真是實至名歸。
李世民、房喬、杜如晦和長孫無忌聽了李玄霸的感慨,都為李玄霸豎起大拇指。
陰陽怪氣,李三郎真的很有一套。
他們幾人中,除了長孫無忌傻乎乎的,杜如晦是唯一還對皇帝抱有希望的人。
畢竟皇帝才登基四年,改元三年。將來會變成什麼樣,杜如晦認為還不能就此斷定。
在他看來,皇帝的一些決策的目的是很正確的,只是實施的過程實在是太粗暴。或許這是皇帝剛登基,處理政務還不嫻熟的緣故。
杜如晦雖是京兆杜氏,但不是主脈,對朝堂訊息瞭解不多。現在他從李世民和李玄霸這裡得到了第一手訊息,對皇帝的濾鏡徹底破碎。
他開始考慮,當什麼備選官員,等什麼選官,不如回家啃老隱居得了。
朝堂中許多人與杜如晦一樣有些灰心喪氣。連高熲和宇文弼都退居二線了,皇帝想做的事沒人敢阻止。
仁善的太子殿下也不敢。
高熲原本對太子很有好感。他以為若是太子楊昭能夠成功繼位,一定能將大隋延續下去。
可惜太子的身體不好,恐怕沒有楊廣活得長。
但現在楊昭裝聾作啞的模樣,讓高熲失望了。
他知道太子的難處,不願意惹皇帝忌憚。但哪怕做做樣子,只遞一道詔書表明一下態度也行啊。
至少太子這樣做了,群臣和百姓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