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劉封成中祖,劉禪知密件(第1/3 頁)
劉封之死,乃炎漢之曠古大悲也。
除太師諸葛亮,大將軍關平等將士們遠征貴霜未歸,尚不曉此事,全國上下心存良心者無不悲泣流淚,傷痛欲絕。
劉封為這個國家做得太多太多了。
匡扶炎漢,擴張版圖,訓胡從漢,奪糧奪畜。
使得亂世結束不過數年,天下便現大治之象。
他的功績,勝過之前任何一個帝王。
雖然五年前,他就禪位進為太上皇,但在大漢的百姓眼裡,他一直都大漢的皇帝。
阿斗將兄長定諡為“昭武皇帝”。
後哭著為劉封徵集廟號。
朝堂上,百官紛紛進言。
有言“中祖”者,有言“仁祖”者,有言“孝祖”者……
各抒己見,爭執不休。
凡提出建議者,無不含淚細數劉封功績,幾次都說不下去,便在朝堂上撫面而哭。
大臣們哭,劉禪也跟著哭。
朝堂上,立廟之事幾次被哭聲中斷。
沒人懷疑,劉封的功績當不當得起一個祖。
最終,劉禪決定,給大哥的廟號定為“中祖”。
【注:中祖,聽起來不是很霸氣,似乎有些“中庸”之氣。
但“太高中世”才廟號中的極品。
乃是除“太祖”,“高祖”外格調最高者。
實際上比“太祖”和“高祖”都更要稀有和珍貴。
須得國家衰亡,力挽狂瀾,匡扶危難,再造中興,方可稱“中”。
而又要兼具勝過前人的創世大功,方可稱“祖”。
想同時完成這兩點,就太難了。
以至於華夏五千年,近五百位皇帝中,太祖四十餘位,高祖二十餘位,世祖也有七人,卻無一有資格為“中祖”。
所以,“中祖”這個廟號的格調,可比神神叨叨的“聖祖”,耐人尋味的“成祖”牛逼得許多。
自然也比劉備的“烈祖”更高。
然而,便是這些雜牌廟號,也是大多帝王夢寐以求的理想。
很多帝王連廟號都沒有。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定條件下,“宗”優於“祖”。
比如李世民按照其功績,完全有資格稱祖,但為證明其得位名正言順,故而稱宗。
而對朱棣來說,太宗其實也是比成祖更好的廟號。
其告訴後輩,以太宗為榮,死去得太宗廟號。
卻因故被朱厚熜改為成祖。
不知道朱棣在天有靈若知,棺材板壓不壓得住。
他們是為了法理的正統性。
劉封則完全不需要。
劉封雖非嫡子,但臨危受國,力挽狂瀾,重振大漢,得國極正,毫無爭議。
功績可光明偉正可稱祖。】
只是,父為烈祖,子為中祖。
子高於父,當不是昭武皇帝心中所願。
這時,龐統提出建議。
莫不如將烈祖廟改為高祖廟。
使昭烈皇帝進位漢高祖。
再將昭武皇帝尊為漢中祖。
這樣不就一舉兩得嗎?
那麼,這逾越祖制了嗎?
大漢創始人不是漢高祖劉邦?
眾所周知,劉邦的廟號並不是漢高祖。
人家是漢太祖高皇帝。
簡稱“漢高祖”。
這和“漢高祖”本身的廟號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
劉邦真正的廟號毫無爭議,就是“太祖”。
太祖之後,趙漢劉淵之前,大漢從未有過漢高祖。
而劉備雖中道崩殂,但臨危允命,傳位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