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癌進入言情小說後 第194節(第3/4 頁)
又帶走了英國公,這位禮部尚書在朝堂上也該是頂樑柱一般的人物,怎麼會被皇太后派遣來參加王爺的婚禮?
更別說同行的還有司禮監掌印太監、內閣學士、駙馬都尉等人了。
必然還有些更要緊的事情要辦。
這麼多當朝政要,帶著皇太后的懿旨前來……
親信們隱約有了幾分猜測,又覺得這想法太過大膽,悄悄交換一個眼神,沒人敢在這時候表露異樣,整頓衣著,緊跟在王爺身後,到外邊去接旨。
事態緊急,胡濙等人飛馬趕來,風塵僕僕,朱元璋正待吩咐人去準備香案等一干用物,卻被胡濙攔住:“王爺,事急從權!”
朱元璋從善如流。
懿旨正如同他所想那般,當今天子朱祁鎮御駕親征吃了敗仗,北狩在外,雖有皇太子在,卻尚是黃口小兒,主少國疑,不得立儲,皇太后與朝臣援引《皇明祖訓》中所規定的的“兄終弟及”一例,由皇太后下旨,令仁宗皇帝嫡孫璐王朱祁錕承繼大統,入京為帝。
朱元璋等了又等,終於得了這道聖旨,雖是如願以償,心中卻沒有多少歡喜。
土木之變,大明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皇帝被抓,武將勳貴集團幾乎被一網打盡,這樣慘烈的結果,就這麼血淋淋的呈現在他面前。
崽賣爺田不心疼,那是因為這田不是他打下來的,這樣的結果,朱祁鎮本人可能無所謂,但朱元璋聽著,真就是錐心刺骨的疼!
胡濙是力主迎璐王入京為帝的人,原因無他,皇長子朱見深這時候才兩歲,怎麼能承繼大統?
國泰民安之時,皇帝駕崩、幼主登基尚且會有一場風波,更何況現下瓦剌虎視眈眈,天子被俘,二十萬精銳部隊全軍覆沒,神州不安!
就情理和現實而言,胡濙不後悔自己所做出的決定,為了爭取時間,甚至不顧老邁之身,以七十四歲的高齡,從北京騎馬奔赴洛陽,只是到了璐王府門前之後,他心裡邊難免會有一些忐忑與不安,宣讀皇太后懿旨之時,甚至有種靈魂一分為二的錯覺。
一半穩穩的持著那份懿旨,一板一眼宣讀,另一半惶恐的漂浮在半空中,不住地想“我做的對嗎?”,我的選擇,會不會將大明帶向更加糜爛的未來?
旨意宣讀結束,胡濙偷眼打量璐王神情,卻見他眼底殊無即將榮登大寶的喜色,神情中瀰漫著濃重痛惜與憤慨,似乎是極為惋痛於土木之變。
胡濙心緒稍安,再細細看他面容,忽的悚然一驚。
朱元璋接了那道懿旨細閱,察覺有人緊盯著自己,旋即抬眼去看,雙目湛湛有神,饒是心無怒意,眸光也裹挾了三分凌厲威儀。
胡濙為他神色所攝,心神失守,膝蓋一軟,跪倒在地。
內閣學士陳循見狀,趕忙彎腰攙扶:“老大人一路辛苦,接連趕路,料想早就腰痠腿軟,還請璐王準允,尋個座椅前來……”
朱元璋還未應聲,卻聽胡濙“啊呀”一聲,兩行濁淚順著眼眶緩緩流下:“祖先庇佑!王爺的形容模樣,正如同當年的太祖皇帝啊!”
陳循聽得愣住,一手將他攙扶住,下意識轉頭去看朱元璋,駙馬都尉石璟也是面露詫色。
司禮監掌印太監金英眼底飛快的閃過一抹不悅。
皇帝北狩,皇太后想要立皇長子為帝的,奈何朝臣反對,只得退而求其次,應允下旨迎立璐王為帝,但作為交換,須得冊立皇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等新帝去了,便將大位重新交還到當今天子一系手中。
當日在大殿之上,胡濙堅決要求迎立成年藩王為帝,為此跟皇太后鬧的很不愉快,皇太后固然掌控正統,是天子之母,但胡濙也是先帝臨終前選定的託孤大臣,雙方各懷己見,到最後,還是皇太后敗下陣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