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鹿溪尋道(第2/2 頁)
大人逗著說一些長大了要成為這個家那個家的豪言壯語,但是那都是彷彿如同開玩笑一樣,純粹逗個樂而已,大人都不會當真,更何況還是懵懂的幼兒了。
再大一些,上了小學,中學,還有幾人會想起自己的幼兒時期的夢想?或許有些,但是絕大多數都在紅旗之下被灌輸成為了某某接班人,為了某某事業奮鬥終身……
然後上大學,按照道理來說應該至少在大學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可是斐潛在回憶裡仔細搜尋,就算是大學哲學課老師也是天天按本宣科,根本不提這個原本是人生中最大的動力源,更何況其他課程的老師了……
而自己在大學幹得最多的事情是什麼?
玩。
然後呢,到了社會,找的工作與自己專業根本不在一條道上,自己也對工作沒有什麼興趣,就這樣混啊混啊,一直到現在到了漢代……
前幾天在荀家聽公講的時候,聽到臺上荀彧提出“四德”之時,斐潛當時就覺得有種莫名的震撼,現在想想,當時的那種感覺或許不是單單為了荀彧的四德之道,而是隱隱發覺了自己和這一批頂級人士之前最大的差距啊……
回想起從洛陽到襄陽,這一路所遇到的這些在三國志中綻放光華的人物,武將一側斐潛憑藉從張遼學來的一招槍法自然是比不了,單說文官一側,像蔡邕、劉洪兩位師傅學術界大拿,像曹操、袁紹這種高等衙內,還有像荀彧、郭嘉,有那個人不是早早就立下了自己的“道”,併為之而不斷努力奮鬥?
甚至連都被自己欺負的逗著玩的棗祗,不是也立志要成就“農桑之道”麼?
而自己呢?
混。
從後世帶來的習慣完全沒改。
雖然說還能想起那一晚突如其來的一句“汝之志何如”的問語,但是到實際行為上還是逃避佔了大頭。
若不是蔡邕和龐德公點醒,或許自己還不知道自己最大的一塊短板在哪裡……
蔡邕師傅說他的道不適合傳授給我,而是希望能讓龐德公能授道,究竟是什麼意思?
覺得我油滑不符合謙正之道?
還是說我逃避個性不符合堅守之道?
又或是兩者皆有,又還是什麼其他原因?
唉……
我要如何找尋到屬於我自己的“道”?
我的優勢在哪裡?
我的劣勢又是什麼?
我在這個動亂的朝代到底要做什麼?
我的前進方向在哪裡?
斐潛坐在鹿山溪水之旁,苦苦思索……
喜歡詭三國請大家收藏:()詭三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