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列寧格勒戰役(第5/7 頁)
1944 年 1 月 14 日,蘇軍在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後,集結了更為龐大的兵力,發起了大規模的戰略反攻。列寧格勒方面軍和沃爾霍夫方面軍在紅旗波羅的海艦隊等的支援下,向列寧格勒地區的德軍發起了全面的攻擊。蘇軍的進攻分為多個方向,他們在炮火和飛機的掩護下,迅速突破了德軍的前沿陣地。在進攻過程中,蘇軍充分發揮了各兵種之間的協同作戰優勢,步兵、坦克、炮兵和空軍密切配合,形成了強大的作戰力量。蘇軍的坦克部隊在前面開路,衝破德軍的防線,步兵則緊隨其後,鞏固佔領的陣地,並與德軍展開近距離的戰鬥。炮兵部隊根據前線的需要,及時提供火力支援,對德軍的反擊部隊和縱深目標進行炮擊。空軍則在空中對德軍的陣地進行轟炸,摧毀德軍的防禦工事和交通設施,並與德軍的飛機展開空戰,爭奪制空權。
在蘇軍的猛烈攻擊下,德軍的防線逐漸崩潰。1 月 31 日至 2 月 15 日,列寧格勒方面軍和沃爾霍夫方面軍繼續進攻,攻佔了德軍的盧加築壘地帶。這一地帶是德軍在列寧格勒周邊的重要防禦陣地,其失守標誌著德軍的防禦體系被嚴重削弱。2 月 16 日至 3 月 1 日,蘇軍繼續追擊敵人,擴大戰果。蘇軍的部隊沿著公路和鐵路線快速推進,不斷收復失地。在這期間,蘇軍與德軍進行了多次激烈的戰鬥,德軍試圖組織反擊,但都被蘇軍一一擊退。最終,列寧格勒州幾乎全部和加里寧州的一部分獲得解放,蘇軍取得了列寧格勒戰役的偉大勝利。
六、主要指揮人員與參戰將領:戰場背後的決策大腦
(一)德軍:經驗豐富的軍事統帥
北方集團軍群由威廉·裡特爾·馮·勒布元帥統領,他是一位經驗豐富、軍事素養極高的將領。在戰爭初期,他指揮北方集團軍群迅速推進,展現出了卓越的指揮才能。然而,在面對列寧格勒的頑強抵抗時,他也未能找到有效的突破方法,最終被希特勒調離前線。第 18 集團軍指揮官格奧爾格·馮·屈希勒爾大將,在戰役中負責指揮對列寧格勒的進攻和圍困作戰,他的戰術決策對德軍在列寧格勒周邊的軍事行動產生了重要影響。第 4 裝甲叢集指揮官埃裡希·赫普納大將,以其對裝甲部隊的靈活運用而聞名,在戰役初期,他率領裝甲叢集快速突破蘇軍防線,為德軍的進攻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後來因與希特勒的戰略分歧而被解職。第 16 集團軍指揮官恩斯特·佈施大將,在維持德軍在列寧格勒北部的防線以及與芬蘭軍隊的協同作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蘇軍:堅韌不拔的指揮核心
1941 年成立的西北方向總指揮部由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元帥任總司令,他在戰役初期組織蘇軍進行抵抗,儘管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他始終堅守崗位,努力穩定軍心。隨著戰役的發展,蘇軍的指揮體系不斷調整和完善。1944 年的列寧格勒—諾夫哥羅德戰役中,蘇軍的主要將領發揮了關鍵作用。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戈沃羅夫·列昂尼德·亞歷山德羅維奇元帥,他精心策劃了蘇軍的反攻作戰,在指揮部隊突破德軍封鎖、收復失地的過程中展現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沃爾霍夫方面軍司令基里爾·阿法納西耶維奇·梅列茨科夫元帥,他與戈沃羅夫元帥密切配合,共同指揮蘇軍在多個方向上的進攻行動,為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些蘇軍將領在面對德軍的強大壓力時,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鬥志,他們的指揮決策和領導能力是蘇軍能夠在列寧格勒戰役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障。
七、戰役結果:勝利的曙光與深遠意義
蘇軍在列寧格勒戰役中取得了重大勝利,這一勝利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在軍事上,蘇軍重創了德軍北方集團軍群,殲滅 3 個師,擊潰 23 個師,將德軍向西擊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