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太野(第2/3 頁)
而去。
那邊,賊曹長龐遵倒是殷切提醒著兵曹長侯奭,語重心長道:
“老侯,這此怎麼這麼不懂事呢。府君話都說完了,你咋還要說?這不是讓府君難堪嗎?你也是積年老吏了,怎麼犯這種粗陋的錯誤,不該哈。”
這龐遵比侯奭至少要小十來歲,但這語氣,直把這老侯當兒子訓。那老侯也彎著腰,諂媚稱是。
之後李驤、劉殷、龐遵就各懷鬼胎的散了。而最後留下的侯奭等三人一走,彎著的腰又直了起來,他眯著眼,冷哼一聲,也走了。
--------------------------------
太野亭是距離奉高城三十里的一個大亭。也是奉高東面的一個前哨點,歷來西出泰山的賊寇都需要打破此亭才能繼續西進。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此地正好處在奉高和長勺圩的中間。奉高與長勺相距六十里,一般而言,一隻大軍在正常行軍中為了保持戰鬥的體力,一般只會日行三十里。所以如果敵軍攻破長勺圩後,即便要想攻擊奉高,也需要在太野亭這邊修整一夜。
也正如此,太野亭除了緝盜的正常職責外,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軍事警備。所以,此亭修的特別堅固,其編制也比正常亭部要多三部。
一般而言一個亭部正常滿編吏就是五到六吏。其中亭長、求盜、亭丞、亭候、亭椽,但太野亭就還有亭卒亭卒十人。而且一旦遇警,亭長以這十人亭卒還能再召附近鄉里戶的壯丁,少則數十,多則過百。到時候依靠亭社的堅壁,守砦是綽綽有餘的。
但這會的太野亭卻是火光沖天,在日頭西沉中,照耀著天空如血。
李大目的兩個曲將張南和王罕這會正帶著所部打掃著戰場。這次張衝將前鋒的任務交給了素來穩重的李大目。
他帶著張南和王罕於當日申時抵達了太野亭,那會太野亭已經砦壁緊閉。壁上的亭長當時還叫囂,說什麼,今若束手歸順,父子猶有相見之日。而若執迷不悟,死無葬身之所。
話都說到這了,李大目已知這壁是非打不可了。他令王罕負責蟻附攻壁,張南所曲負責在陣後遮掩。
李大目這一部是全軍十部中的主力部,士卒精銳,光披甲士就有百人。此外這部中鬥將雲集,光張衝給李大目揀選的善兵刃的勇將就有二十多人,可謂是張衝麾下的一隻勁旅。
而李大目手下的兩個曲將也是張衝特別看好的兩個後勁。其中張南自不用說,之前公孫七圍攻望周峰時,他獨自突圍展現的膽魄和才智,已露崢嶸。再加上他是張衝的同里人,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而另一個曲將王罕亦是如此。在土鼓城外他所展現出的見識就已經遠超同儕,更不用說他還有一手精湛的矛術,已達精通的程度。
李大目選王罕先攻就是用其勇銳善攻。
王罕這邊得了令,就喊來了手下的兩個屯將,一個叫鄧恆,一個叫李農,都是泰山的山寮眾中脫穎而出的勇士。他們手下各自有一隊五十人的山寮拔刀隊。這些人生在大山、長在大山,跋山涉險如履平地。
就比如一個一丈多高的壁,正常人非要用梯子才能爬上去。但這些山寮拔刀隊呢?各個幾步助跑,輕盈一躍,就能輕鬆翻過去,就是這麼善躍。
王罕之前已經在亭壁下大致看了壁上的守軍人數。說實話,人不少,百來人是有的。但在他看來,這些都是土雞瓦狗。
當時他眼神掃視他們時,就沒有一個兵是敢與他對視的。就這樣的魚腩如何擋得住自己麾下的銳士。
所以,他點了鄧恆做第一波排頭,帶著他手下的五十人山寮拔刀隊先攻。而李農帶著麾下人扛著打造的雲梯,在下面做後備。
這邊王罕排程兵力時,那邊太野亭壁上的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