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君臣之間裂痕(第4/4 頁)
展開談判。面對這位來勢洶洶的金國使者,趙構表現出了自己求和的誠意,表示願意透過割地賠款等手段來換取和平。儘管這一做法可能會讓南宋失去一些領土,但對於趙構來說,保住皇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好不容易將金國使者送走後,趙構心中仍感到不安。於是,他決定召集韓世忠、張俊、岳飛三位大將前來臨安,共同商討應對之策。這三人都是南宋軍隊中的重要人物,他們的意見對於朝廷的決策具有重要影響。
當三位大將抵達臨安時,會議正式開始。會上,除張俊見風使舵,趨附和議外,韓世忠、岳飛對和議一事都表示堅決反對。岳飛認為,金國的承諾並不可靠,他們隨時可能撕毀和約,再次發動戰爭。因此,南宋應該加強軍事力量,以保衛國家的安全。同時,他還指出,南宋朝廷應該保持警惕,不能輕易相信金國的花言巧語。
韓世忠則更為直接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接連上書十餘次,堅持反對和談,並強調南宋應該採取強硬的態度來對抗金國。他認為,只有透過武力才能維護國家的尊嚴和主權。此外,韓世忠還建議加強軍隊的訓練和裝備更新,提高南宋軍隊的戰鬥力。
在這個問題上,三位大將之間產生了嚴重分歧。雖然張俊支援和談,但韓世忠和岳飛卻堅定地站在了反對和談的立場上。這場爭論不僅反映了南宋內部的政治分歧,更揭示了當時社會各界對於外交政策的不同看法。最終,南宋朝廷還是選擇了妥協求和,向金國割地賠款,希望以此換來短暫的和平。然而,這樣的做法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反而讓南宋陷入了更深的危機之中。在這一年的十一月,金國朝廷派遣了江南詔諭使張通古和蕭哲,他們帶著詔書來到南宋,想要與南宋\"講和\"。但是,金人對南宋的稱呼不是\"宋朝\"而是\"江南\",而且他們不說\"議和\"而是說\"詔諭\",這顯示出他們對南宋的輕視。此外,金人還要求趙構親自跪著接受金朝皇帝的詔書,將南宋完全置於藩屬的地位。這個訊息傳遍了朝野上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輿論一片沸騰。
面對這種情況,南宋朝廷的諸位大臣們議論紛紛,大多數人表示反對。然而,那些主張抗戰的人物,如樞密副使王庶、樞密院編修胡銓等人,要麼被罷免官職,要麼被貶謫到邊遠地區。就連原本支援議和的趙鼎,因為不同意金人的劃界條款,也被罷免了宰相之位。從這一刻起,秦檜開始獨自掌握相位,他力主和議,並得到了趙構的支援。對於其他大臣的反對意見,趙構一概不理睬。
十二月二十七日,秦檜以宰相身份代表宋高宗趙構跪在金使腳下,
宋帝“奉表稱臣”,承認宋為金的藩屬,接受金“賜給”的河南之地,並每年貢奉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南宋與金的第一次和議達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