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孔子適周訪老子(第1/2 頁)
十二年後,公元前523年春,魯國曲阜城內。
有一個約莫二十八歲的男子坐在自家外的一棵杏樹下給十五個弟子授學。
那男子身材十分高大,身高九尺六寸,被人稱為“長人”。他鼻樑挺拔,鬚髮整齊,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氣度非凡。
只見他的一個弟子問道:“夫子,請問什麼是仁?”
那男子十分認真地回答:“克己復禮即為仁。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剋制自己的慾望,使自己的言行舉止都合乎禮,這就是仁。只要做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人都會稱你為仁者。而想要為仁只能靠自己,不能靠他人。”
那弟子又問:“請問仁的要旨是什麼?”
男子回答道:“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那弟子抱拳道:“弟子雖然不聰明,但也會按夫子的話去做!”
這時,一個路過的老樵夫哈哈大笑道:“夫子之仁,扼殺了人的天性,束縛了人的自由,非仁也!”
男子聞言一驚,站起來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樵夫回道:“老子先生說過,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先生還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話一說完,男子和眾弟子都驚呆了,因為那樵夫的話實在是太顛覆他們的認知了。
一個叫仲由的弟子站起來罵道:“放屁!絕聖棄智,絕仁棄義那不就和野人一樣了嗎?我看你說的那個老子就是個庸才!”
“子路,不得無禮!”那男子急忙喝止仲由。
男子恭敬地向樵夫行了個禮,問道:“先生,你說的老子先生我早有耳聞,聽說他是個悟道的大聖人,方才你說的那些話真的是老子先生說的嗎?”
樵夫回答道:“是我那個從周都回來的兒子告訴我的,我兒子從來不會撒謊。”
男子點了點頭,又問:“可是孔丘實在不明白老子先生說的話,為什麼說大道廢,有仁義?大道指的是什麼?而智慧出,有大偽又是什麼意思?人不應該做一個有智慧的人嗎?”
原來那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儒家創始人孔子孔丘。
樵夫哈哈一笑,道:“老子先生說了,道乃萬物的本性,完美無缺。只要每個人都能效法自然,遵道而行,做到清靜無為,柔弱謙卑,不爭不搶,順應自然,那麼百姓將自化,天下將自定,何須勞心勞神去學習仁和禮?又何須用智慧去作為?”
聽了樵夫的話,眾人都怔住了。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麼奇葩的學說。
仲由忍不住又站起來罵道:“那老子就是在說廢話!若是人人都無為,活著還有什麼意思?況且人根本不可能做到無為,不可能做到不爭,更不可能甘於柔弱!夫子,我們不要聽這老頭瞎說了,你還是繼續給我們授學吧!”
“子路,你怎麼又這麼無禮了!我說過你多少次,讓你改改你的壞脾氣你就是不聽!”孔丘指責道。
仲由羞愧地低下頭,“抱歉夫子,仲由知道錯了。”
孔丘扭過頭繼續問樵夫:“先生,老子先生說的謙卑孔丘是認同的,只是無為……不爭不搶以及柔弱孔丘實在是難以理解。孔丘認為,君子生於天地間當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當有所作為,怎能無為?君子活於世當立功名,為國家為百姓做貢獻,豈能不爭不搶?君子乃男子漢大丈夫,豈能像女子般柔弱?”
“哈哈哈!”樵夫大笑道:“夫子站在人的角度看待問題,自然無法理解老子先生的話。老子先生說的這些“德”都是站在道的角度提出了,若是不明白道是什麼,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