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政策過渡期(第1/2 頁)
伏夏初初降臨,陸煊就與家眷一起從蒼梧跋涉重回了襄陽。
陸煊對於孟遇安調他回京這個決定,雖然一開始是有些吃驚的,但細想之後就覺得在情理之中。
一方面,他已知道是顧焱出面為他求了情;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便是陸淵的死。
丹陽陸氏如今沒落了,陸淵算是舊時代陸氏最後餘留的榮光,卻也慘遭意外而橫死。
陸煊思忖著,孟遇安當然是覺得現在的陸家已經對她沒有任何威脅,才會放心把自己重新調回中央。
不過,還有一個陸煊和賀令嫻都未曾想到的原因,那就是此時此刻的尚書令已經不再像過去一樣有那般大的實權,更多的是一種榮譽象徵。
在孟遇安初封臨江王之時,就當機立斷廢除了丞相這一職位,將相權分散各部,就連顧焱這個中書令也沒有能力重新聚起一座山頭。
而尚書令,更是已經空置許多年無人擔任了。眼下陸煊回京任尚書令,又能獲得多少實際的權力呢?
重返襄陽後,陸煊也沒了素日裡爭榮誇耀的心,只安安生生地當好他的“名譽”尚書令,不敢多言多事,唯恐行差踏錯。
顧淼隨陸煊回到襄陽後,時隔數年終於和顧焱再次相見,兄妹二人自是有訴不盡的手足親情。
陸槿現在已過八歲,陸松也快到七歲了,兩個孩子都到了入學的年紀——這也是顧淼近兩年最惦記的事情之一。
門蔭入仕的傳統早已作古,不論出身高低,都必須透過逐級教育體系的學習和考核,才能夠有機會進入官僚階層。
雖說全國各州各郡都有底層的村學和縣學,但京畿地區的教育資源總要好過偏遠的交州;而且離孟遇安近一些,說不定就能讓孩子們像裴嘉似的,因突出特殊才能而被破格提拔任用。
故而這次回京,顧淼首先要辦的就是陸槿陸松的入學問題。
正巧賀望北也到了入學的年紀,陸槿陸松於是與賀望北一起,進入國子監的童學就學。
所謂“國子監童學”,就如同現代最高學府的附屬小學一般,升學當然還是要看考核,可畢竟多了一層內中的連帶關係,阻力要比從地方郡縣的底層學堂考入京師小得多。
家中瑣事有顧淼操持,陸煊也輕鬆許多,甚至起了一絲安慰的念頭:
“等槿兒松兒長大後出人頭地,必能重振丹陽陸氏的輝煌。”
且說國子監男女同窗也開展了快半年了,期間倒是沒有再發生什麼過激的爭端。
只是有那麼一小批紈絝子弟,確實難以令人省心。國子監祭酒在述職的時候,曾對孟遇安說起過此事:
“過去九品中正和門蔭入仕實行了近百年,如今改革不過幾年,許多舊風氣一時還轉變不過來。”
祭酒說得很委婉,但孟遇安聽懂了他話中的內涵:“祭酒說的可是國子監中徒有虛名卻無實幹的學子嗎?”
祭酒低眉不語,只等著孟遇安繼續往下說,孟遇安也如他所願道:
“在廢除門蔭入仕、推行逐級教育之初,有不少世家官宦子弟正好到了入仕的年紀,遇著政策乍然劇變,便沒能趕上舊時代的最後一趟晚集。”
孟遇安停頓一下,又說:“可他們畢竟年歲到了,總不能重新打回去讀小學,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棄之不用,所以便准許他們走了捷徑,不用層層升級就可以直接入學國子監。”
祭酒附和道:“臨江王當時所慮甚是,其實世家子弟大多接受過本家最頂尖的培養,他們中也不乏貨真價實的有才之士。但百密終有一疏,濫竽充數也是常事。”
“那依祭酒大人之見,此事該如何處置呢?”孟遇安問道。
祭酒道:“下官認為,只要這些濫竽充數之人不生事端,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