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禁止包辦婚姻(第2/2 頁)
孟青接著孟遇安的話說道:“是啊,只要不出格就行。將來給抗兒指一門親事,還是要仰仗你了。”
此言一出,孟遇安變了臉色:“指婚?這都什麼年代了,舅舅還想著指婚呢?”
孟青愣了:“......怎麼就不能指婚了呢?”
孟遇安無奈道:“現在的女子個個上學,佼佼者皆為官立業,舅舅還能指得動誰?”
“這......確實。”孟青大略一想,也認同了這個觀點。
孟遇安又道:“等來年全國推廣男女同校後,女子的地位會和男子更加平等。她們有更多人生的選擇,也就不必依賴於婚姻保障生活了。”
“那到時候婚配問題該怎麼辦呢?”孟青好奇問道。
孟遇安眼波流轉,嘴角浮出笑意:“也許,‘自由戀愛’和‘自由婚姻’就在不遠的未來了。”
孟青聽後呆了半晌,似笑非笑道:“這話你母親當年也說過,你們真不愧是親母女啊。”
“對了舅舅,”孟遇安受孟青提醒,突然想起了什麼,“我的父親是誰呢?從來都沒聽你說起過。”
一聽孟遇安的話,孟青驀地騰起了些小小的火氣:
“你還說你父親呢,就是因為你母親‘自由戀愛’,結果你父親是誰都不知道,她也從沒和我說過。念之啊,這種情況要是在大華普及開來,那國家可就亂套了。”
孟青的話也不無道理。
古人婚姻信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痛恨“私定終身”和“淫奔”,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社會穩定。
在科技和生產力不發達的時代,又沒有有效避孕措施,無媒苟合的多了,全是寡母帶著父不詳的孩子,真就如孟青所言“國家可就亂套了”。
但凡事有利便有弊。
包辦婚姻倒是讓社會國家穩定了,可這其中又有多少女子的血淚呢?
和一個素昧平生的人第一次見面就要裸裎相對,終身幸福與否全指望著對方的人品。
犯了“七出”之錯,就要被休掉;受盡虐待,卻很難和離。
這樣殘酷的婚姻,這樣窒息的人生,託舉起了幾千年“穩定”的封建社會。
這樣的“穩定”,孟遇安毫無褒獎溢美之辭。
孟抗荀杳兒此次的事件,以及與孟青的談話,讓孟遇安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禁止包辦婚姻迫在眉睫。
但尺度如何把握、具體措施如何施行,將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