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為祂寫詩,大學論仙!(第7/9 頁)
在外面的時候,胡小草從來不會特意提到山神,還有龍源山曾經發生的事情,就連學校裡面最好的朋友,她都守口如瓶,沒有告訴過。
範銘揉了揉她的腦袋,“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鑑今,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能有這樣的興趣愛好很不錯。”
實際上這只是部分原因,胡小草想要弄懂那些古文當中的內容還有含意,其目的只是單純的想要修行!
範銘見胡小草談吐不凡,說話條理清晰,心中更為喜愛,“剛剛我們在課堂上談論李白,你對他又有何見解。”
胡小草沉吟片刻道:“李白想要成為的是蘇秦、張儀那樣的無雙國士,最想要的是現世功名,可惜這些都註定他的一生是不合時宜的。”
和先前那些學生大肆誇讚的話語不同,胡小草的評價不算褒獎也不算貶義,措辭之間透露著一股濃重的惋惜。
這倒是引起了範銘的興趣。
要知道李白的隨性灑脫,明明是文人,身上卻充滿了俠客的氣質,手執一柄長劍行走在大唐盛世,寒劍一出,帶著氣吞八方的豪氣,寫下了無比壯麗的詩篇。
這樣的舉動在當世特立獨行,卻被後世冠以奇才之名,也是現代無數追風少年心中的崇拜物件。
由於外界諸多光環加深,導致後世對李白有多層濾鏡,像胡小草這樣的評價並不多,卻是獨出心裁,讓人耳目一新。
“《與韓荊州書》有記載: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
“用後世的角度來看這是李白給當朝高官韓朝宗求職信,顯然過於直白,且政治不成熟,但進取之心難以掩飾。”
少年時代居於蜀中,蜀山的奇峰秀麗、青城峨眉的道教風氣,讓李白的性格中有浪漫遊俠和隱逸傾向。
從《俠客行》便能夠看出一二,李白崇拜的是朱亥、侯贏那樣的大梁城國士,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即使這二人僅是市井之徒。
戰亂紛爭的年代還好,至少還能體現君王禮賢下士,慧眼識珠,還能夠成為一段佳話,但是盛唐不需要無雙國士,這樣的身份和形象會掩蓋君主的光芒。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這首《憶秦娥》也許最能體現李白的心情吧。”
咸陽古道上隔絕的聲音是什麼呢?
也許就是是昨日的那個國士的時代之音,蘇秦、張儀、季布、魏公子、朱亥、等等,那些建立了功名的國士,統統不復存在,也註定李白的理想抱負無法施展。
眼前只剩下西風殘照,將李白的衣袍吹的獵獵作響。
胡小草見解獨到,言語之間詩詞信手拈來,可見其深厚的文學功底,聽的範銘還有齊學清瞠目結舌,可見剛才她說的話並非空穴來風。
範銘更是笑得合不攏嘴,“若是你現在讀大學的話,我必定要把你收做關門弟子的。”
齊學清也是頗為感嘆,眼前女孩的一番話,就能把不少大學生給比下去了,這番眼界還有心智,就連對歷史頗有鑽研的他也自愧不如。
見胡小草眼光獨到,齊學清興之所起,忍不住想要詢問,說不定能夠從胡小草口中聽到不一樣的答案。
“那你對於《夜宿山寺》有什麼想法?範教授所說的這首詩奇特之處,在於這當中的參照物,和歷史上記載的似乎並不相同。”
因為前面幾期歷史疑雲的緣故,所以齊學清認為在這首詩當中也存在著歷史的迷霧。
故此他更傾向於那個傳說,李白曾經見到了那神乎其神的道觀,所以才會寫下如此驚才絕豔的詩句。
胡小草沉思片刻,不禁想到了龍源山的山神爺爺,她在方才的感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