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危機四伏的局勢(第2/2 頁)
所以俄國等國家便紛紛給清政府放款,甲午戰爭後的三年多的時間裡,清政府先後分三次向這些個列強借款。
第一次是向俄國和法國所借的四億法郎,摺合白銀是九千八百餘萬兩。
第二次是向英國和德國所借的一千六百萬英鎊,摺合白銀九千七百餘萬兩。
第三次依舊還是向英國和德國借款,這一次借款總額為一千六百萬英鎊,摺合白銀一億一千二百餘萬兩。
然而這僅僅是有史料記載的三次大借款外,其實清政府還有著一些小借款……
畢竟錢根本不夠花啊!
從光緒二十一年年到光緒二十六年,根據史料記載清政府一共借了四億五千一百萬兩白銀!
要知道這些借款的利率是十分的高啊,就相當於我們今天的高利貸似的。
所以說僅僅是償還這些借款和賠款便已經讓清政府國內的經濟崩盤了。
禍不單行的是,現在中國多地還面臨著重大的天災人禍。
可以說是屋漏偏遭連夜雨了,自從甲午戰爭之後,接下來中國連續遭受自然災害的侵襲。
很多省份有著洪災,饑荒等……
最後便是內部所面臨的政治危機,造成這個問題的依舊是甲午戰爭的失敗。
畢竟當時的清政府雖然說是弱吧,但是他們覺得只是弱於英國這些強大的國家的。
對於日本這種彈丸之地清朝百姓是根本看不上眼了,但是甲午戰爭一戰將這些人拉回了現實。
他們驚奇的發現原來自己所在的天朝上國竟然連日本都打過過!
所以現在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貧民百姓的全部都對清廷深感失望。
當這四個大問題同時出現的時候,這也就意味著大清的路已經是快要走到頭了。
清政府現在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若是這四個大問題不能夠被完美解決的話,那大清的路真的是要走到頭了。
事到如今,時勢推著清政府必須改變,光緒皇帝和國內的思想精英階層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於是這些人便聯合了起來,為了挽救自己的國家,為了國內的百姓,他們發出了 “救亡圖存” 的呼聲。
這些人便是戊戌變法的促成者……
從多方面的角度來講的話,馬關條約的簽訂一方面是開啟了列強的貪慾,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它也讓清政府被動的改變和進步了……
因為馬關條約的簽訂,才能讓光緒皇帝等人想到變法圖存,從而挽救自己的統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