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同治皇帝親政(第1/2 頁)
其次是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就這麼一個兒子,身為獨生子自然受盡寵愛,畢竟當母親的自然都想把最好的給兒子。
後來據統計同治皇帝的婚禮足足花費了白銀一千一百萬兩,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世紀婚禮”。
大婚過後,自然是要逐漸讓同治皇帝親政了。
因為早在同治八年的時候,慈安太后以及恭親王等朝中大臣便開始以不符合祖制來向慈禧太后施壓讓她早日撤銷垂簾,還政於同治皇帝。
這個時候朝中的大臣,特別是那些皇親們害怕,因為他們害怕慈禧成為“武則天”來把他們愛新覺羅的江山給奪去。
隨著施加壓力的人越來越多,這個時候慈禧只好找出一個理由“皇帝典學未成!應大婚後親政”。
就這樣一個理由足足拖了三年的時間。
一直到同治十一年,這一年同治皇帝大婚過後,迫於壓力和形勢,這個時候慈禧也沒有更好的理由了,於是便只好撤銷垂簾聽政。
雖然說是撤銷了垂簾聽政,但實際權力依舊是緊緊握在她的手中……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
這一天,同治皇帝舉行了親政大典。
當天慈禧太后就正式宣佈道“皇帝載淳寅紹正基,至今十有二載,春秋鼎盛,典學有成。決定茲於本月二十六日,躬行親政,欣慰之餘,倍感兢惕。同治皇帝日理萬機,當敬念惟天惟祖宗所以託付一人者,至重且鉅。只承家法,夕惕朝乾,於一切用人行政,孳孳講求,不可稍涉怠忽。視朝之暇,仍當討論經史,探求古今治亂之原,克儉克勤,勵精圖治。此則垂簾之初心,所夙夜期望而不能或釋者也。在廷王大臣等,均宜公忠共矢,勿避怨嫌。本日召見時,業經淳淳面諭。……”。
慈禧太后巴拉巴拉了一大堆,其實就是表明了一個意思,那就是不放心同治皇帝親政。
於是便要求那些個王公大臣能夠幫襯著些同治皇帝。
兩宮太后的懿旨宣讀完之後,接下來同治皇帝載淳就可以降臨太和殿了,因為在這裡所有的王公大臣們早就準備好覲見了。
今日之後,同治皇帝便是名副其實的皇帝,是大清的統治者……
可是同治皇帝萬萬想不到這些政務並沒有早些時日想象的那麼好處理。
一會是什麼洋人的事情啊,一會又是什麼水災啊等等。
煩惱的的事情應接不暇,不過這個時候的同治皇帝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所以對於這些煩心事他還是抱著積極的態度處理的。
因為有一條重要的原因就是同治皇帝認為只要自己能夠勤於政務,並且做出成績來,那麼慈禧太后就一定會高看自己,會誇讚自己,甚至將所有的權力都放出來!
甚至為了討好太后,同治皇帝還給慈安太后加封“康慶”給慈禧太后加封“康頤”二字。
可是事實證明完全是同治皇帝想多了,因為慈禧太后根本不關心同治皇帝處理這些事情做的怎麼樣,也不關心所謂的號。
慈禧太后心中所繫唯有自己手中那至高無上的權力。
畢竟她曾經深深品嚐過權力帶來的甜蜜滋味,那種掌控一切、呼風喚雨的感覺令她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如此誘人的權力,她又怎麼可能心甘情願地拱手相讓呢?哪怕對方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是同治皇帝,那也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此時此刻,慈禧太后再也難以抑制內心的焦躁不安。
因為自從同治皇帝親政以來,他處理事務時竟然從未事先與自己商議,而是一意孤行,屢屢擅自做出決定。
這讓一向習慣了獨攬大權的慈禧太后如何能夠容忍?
她甚至覺得自己彷彿被忽視和冷落了一般,於是心中的怒火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