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抵抗?還是講和?(第1/2 頁)
因為他們這些個大臣們感到現在國家正逢危難,且為了慈禧太后的生日花費了銀子實在是要多。
思考過後,他們決定上奏希望能夠先停下一部分工程來減少開支。
第二天也就是光緒二十年(陰曆)九月十五日。
慈禧太后得知這個訊息之後,雖然說心中有些不樂意,但是最後還是妥協了。
於是他便讓禮親王世鐸傳達她的意思,那就是所有的景點先全部暫停。
在這一日,恭親王也沒少忙活,因為今日他約見了英國駐華公使歐格納。
恭親王與公使今日所商量的就是對日本和大清之間調和的結果。
英國公使告知了恭親王日本所以出來了的條件,不過恭親王這個時候並沒有急著答應。
因為他要回去跟“家裡人”商量商量,畢竟事關重大,一時間內就算是經常和洋人打交道的他也拿不準主意。
第二天,也就是九月十六日。
今日恭親王和王公大臣們開始了激烈的討論,今日所討論的目的就是到底答應不答應日本所提出來的條件。
恭親王說道“若是想停戰,須答應日本的條件,首先就是要放棄大清在朝鮮的一切權益,且我們還要支付戰爭賠款”。
聽完恭親王的話之後,這些個王公大臣們紛紛議論。
他們之中有主張賠償白銀,但也有人主張與日本火拼到底。
投降派是以軍機大臣孫毓汶和徐用儀為首,他們認為反正也打不過,還不如賠點錢了事的好。
不過人家抵抗派中的翁同龢與李鴻藻卻是堅決反對。
之所以不答應是因為他們覺得這個英國人是在幫助日本來坑大清,所以這些抵抗派認為只有抗爭到底,讓這些外國人知道我們的厲害,只有這樣才能夠停止戰爭。
雙方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沒辦法了!
這個時候這些個軍機大臣的話已經不管用了,現在只能聽從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決定了。
其實這個時候光緒皇帝心中十分的迷茫,因為他不知道到底是議和還是抵抗。
本身他是一個堅定的抵抗派,可是近日來聽到的都是些戰敗的壞訊息,於是他的內心開始動搖了……
另一邊的慈禧太后則並沒有那麼搖擺不定,因為她就是堅定的議和派,因為她是見識過洋人的厲害的。
那可是比太平軍還要強悍的存在啊。
所以接下來慈禧太后便開始出手了,她先是召見了恭親王頭。
這次召見恭親王她明確的指出自己是堅決主張議和的,就算是花些銀子也是無所謂的。
恭親王在聽到慈禧太后的話後明確的表示自己會支援。
慈禧太后看到恭親王為自己所用於是心便安定了,隨後他又喊來了所有的軍機大臣來告知他們自己的意見。
大殿之內,慈禧太后緩緩地開口說道“倭寇猖獗,我大清國力衰退,此戰還是議和為好……”
聽到慈禧太后的話之後,翁同龢與李鴻藻心中還是不甘心。
他們二人便開口勸阻,可是現在慈禧又怎麼能聽進去呢。
慈禧太后斬釘截鐵的直接說道“此事就這樣定了”。
這個時候所有的軍機大臣全都陷入了沉默……
見到沒有人吭聲了,慈禧太后又岔開話題提起來了自己要過六十大壽的事情。
只見她口中說道“六旬大壽要“上貢”的大臣全部於本月二十五日呈上來,其蒙古王公等於二十六日呈上來”。
聽完慈禧太后的話之後,這些王公大臣們無一不寒心,因為現在國家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了,她竟然還想著自己的生日。
但是沒有辦法,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