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水旱災害背後的故事(第2/2 頁)
受災比較重,生活困難,就趕緊去村裡找找蘇書記,到時候讓他給你們報上去,咱們撥款都得有組織程式,你們直接來找我也沒用!”
鄭為民就將球踢回了村裡,村裡的事還得依靠村兩委來做,鄉鎮工作有個鐵律,那就是:要想村裡工作好開展,鎮上就不能把爪子伸的太長!
“我的職責就是儘量多給你們報點數,到時候爭取讓縣民政局多撥點錢。不過還是那句話,正常分的耕地受了災,上級會救助,你們私自侵佔的邊坡、水溝、生產路,一概沒有!”
看著大片的農田被水淹了,鄭為民也非常心疼,但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場洪災不僅僅是天災,更多的是人禍!
雖說前幾天下了好幾場雨,但總的降雨量並不大,正常情況下絕對不會造成洪澇災害,現在大量的農田被淹的真正原因,是農田水利設施的系統化癱瘓!
最早發生問題的是農田灌溉系統,六七十年代,我國持續加大對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興建了一大批水渠、渡槽。進入九十年代以後,隨著這些水渠、渡槽逐漸接近使用年限,地方上也沒有能力和動力去維護,這些曾經輝煌過的農業明星逐漸被廢棄。
當年修建這些設施的時候,用的都是上好的石材,於是雷峰塔的故事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遍又一遍的上演。按道理說,破壞農田水利設施,是要負法律責任,但現實中,特別是那些年竟然神奇的沒人去管。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很多老百姓發現自己在水溝、河渠邊的地壟,無法使用聯合收割機等等大型機械採收,如果採用人工去割,無疑將會增加很多無謂的成本。
分到這些地塊的人家,自然不會甘願吃這啞巴虧,於是很多人家就偷偷“改造”了這些水利設施,於是農田中的排水設施,出現了“大變小、小變無”的趨勢,嚴重影響了雨水下洩的速度。
隨著糧價長時間在低位徘徊,大夥都發現一個道理,那就是種地真的不是什麼好買賣!為了增收,很多人就開始在田間地頭、河道溝渠裡栽種楊樹,一棵成材的楊樹能賣上百塊,這可比種地划算多了。看到別人賺錢的老百姓,開始大規模搶佔水溝、河道種樹,這又嚴重削弱了河流的洩洪能力。
進入汛期之後,無處可去的雨水,只能淤積在農田中,這才出現了小雨大澇的現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