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關寧的選擇(第1/2 頁)
話分兩頭。
身處遼東的吳三桂,此時也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當初,崇禎在得知大順軍攻破大同的時候已經下旨,讓身處前線的關寧鐵騎,趕緊南下勤王。
只是,滿清在遼東腹地和山海關之間,設定了層層關卡;吳三桂不得不放棄陸路,被迫選擇走海路。
由於海船運力有限,直等到了四月份,他才帶著軍民回到了山海關。
他不敢耽擱,立馬親率大軍南下,火速趕往京城。
不過,當大軍行至唐山的時候,他已經收到了京師陷落以及崇禎自縊的訊息。
此時,效忠的大明,似乎已經亡國;封他高官厚祿及給糧餉的君主,也已駕崩。
吳三桂不得不考慮自己的退路:
一是繼續南下,向李自成投降,效忠滅亡大明的大順政權;另一條路,就是北上,投靠已經交戰十數年的滿清政權。
至於自立?
吳三桂還一直沒想過。
他手中五萬關寧鐵騎,無疑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不過,不管是面對大順百萬的農民軍,還是關外二十萬的韃子,都迫使他必須在夾縫中求生存。
……
就在吳三桂舉棋不定的時候,李自成竟然主動派來了使者,對他進行勸降。
大順使者給出的條件,還是非常誘人的。
李自成承諾:
若吳三桂投降,不僅可以保留現在的官職;並且可以獲得四個月的軍餉,以及四萬兩的賞銀。
吳三桂嘴上說著替君父報仇,身體卻很誠實,已經有了歸順的打算。
但他對李自成還心存疑惑。
在手下的建議下,他一方面口頭答應投降李自成;另一方面,也派人傳話多爾袞:
如果關內政局不穩,他可以投降滿清,並放清軍入關。
……
吳三桂本以為這是一道選擇題;但滿清和大順都不會坐視他窩在山海關。
就在這時候,關寧軍內部,出現了兩個小插曲。
其一,就是吳三桂接到了父親吳襄的兩封信,信的內容卻截然相反:
第一封信,自然是大順的使者帶來的。
上面雖是吳襄的筆跡,卻筆力不足。
信中以吳襄的口吻,告誡吳三桂不可忘記自己的祖宗,千萬不能當漢奸。
因吳襄續娶的是祖大壽的妹妹。
當時這門婚事,怎麼來看,都門不當戶不對。
因為祖大壽世代都是遼東的名門望族;而吳襄只是一個販馬的軍戶,又早年喪妻,獨自撫養著孩子。
如果不是祖大壽相中吳襄這個人;這門婚事,怎麼都成不了。
所以,進門後,吳襄對祖氏就很是敬重。
為了避諱,他在寫“祖”的時候,都會刻意少寫上面的一點。
這份模仿父親筆跡的信,顯然不知道這些細節,一眼就被吳三桂看出來。
而另一封信,則是京中的家僕帶過來的密信。
信中的內容,可以說是一道晴天霹靂。
吳襄向吳三桂詳細描述了大順軍進京以後的倒行逆施:
不僅逼迫文武百官按照官職大小來捐餉;稍有不從,就非打即罵,很多官員都被滅了門。
吳襄本人也受到了拷餉。
不僅如此,他的幾個年輕小妾,以及吳三桂的如夫人,都被上門的兵痞給糟蹋了。
可以說,這封信徹底激起吳三桂的怒火。
至於另一段插曲,則是發生在關寧軍內部。
由於前段時間急行軍,加之皇帝駕崩,關寧軍上下都人心不穩。
吳三桂為了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