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珩 第150節(第1/3 頁)
</dt>
裨將之上即為軍將,掌虎符,統攝三千六百人,現由公子原擔任。
新軍草創時,林珩力排眾議召庶人為兵。
旨意傳至朝野,不意外引發震動,氏族群起反對。
奈何林珩鐵腕治軍,不容任何異議。兼改制限於新軍之內,不涉及原有三軍,氏族們投鼠忌器,到頭來雷聲大雨點小,只能收起奏疏預設此事。
庶人入軍營,同國人並舉,開晉四百年先河。
氏族的聲音被壓下去,短時間內不容反覆,部分國人卻對此心生質疑。仰賴伐鄭滅國的大功,質疑之人未成火候,很快銷聲匿跡。但根源不曾消除,日積月累,長此以往終將是隱患。
在婚盟祭祀期間,林珩始終關注軍營內的變化。
智陵和費廉往來城內,隔兩三日呈送奏疏,且有壬章留下的人手,讓他能切實掌握軍中最真實的聲音。
今日送走楚煜,他沒有立即回城,而是轉道來至軍營,專為解決這份隱患,也為接下來要實行的變法奠基。
“恭迎君上!”
公子原領兵在外,帶走半數兵力。營內現駐紮一裨將兵,加上軍僕和軍奴,數量超過三千五百人。
林珩見過營內將校,獲悉部官以上皆出身氏族,並無半分意外。
“其人多為旁支,有勇力,伐鄭斬首五級以上。”智陵補充道。
家族出身是敲門磚,讓他們的起步高於旁人,不代表能萬事無憂。
在晉軍中,沒有一身真本事,做不到沙場建功,實難在同僚間立身。德不配位的下場註定是被國人唾棄,為氏族不齒。
“去校場。”見過眾人,林珩有意校場點兵,親觀新軍操練。
看出他的用意,智陵和費廉同時抱拳,旋即飛身上馬,率眾去校場集結。
得知國君要檢閱軍隊,全軍上下抖擻精神。
步甲擦亮兵刃,迅速在校場內列陣。騎兵檢查鞍具,繫緊長弓和強弩,陸續躍上馬背,策馬穿梭在戰陣之間。
戰車接連穿過校場,拉車的戰馬高壯魁梧,脖頸和四肢粗壯有力。車軸經過改裝,車上站有三名甲士,一人控馬,一人舉盾,一人持劍和矛,在衝鋒時所向披靡。
校場佔地極廣,四面有柵欄圍攏,東西兩面立有戰鼓,南北架設號角。西北方向建起高臺,臺下擺放大小不同的石塊,為訓練膂力所用。
此刻臺上撐起圖騰旗,象徵國君的玄鳥旗赫然在目。
戰鼓前,赤膊的軍僕翻轉鼓槌,雙臂交替落下,每一下擊打都引發鼓面震顫,聲音驚天動地,堪比悶雷炸響。
鼓聲中加入號角,蒼涼亙古,響徹整座校場。
智陵和費廉各領一軍,親自揮動令旗。
在兩人的指揮下,戰車、騎兵和步甲一分為二,潮水般快速湧動。將士分別在兩人身後列陣,追隨令旗展開廝殺。
“武!”
車輪滾滾,揚起漫天沙塵。
戰車正面衝鋒,速度越來越快。僅差分毫就要對撞,當場車毀人亡。
千鈞一髮之際,甲士操控戰馬錯開身位,兩車交錯而過。
車輪碰撞擦出火星,位於戰車一側的甲士各自橫起長矛,就要掃飛相鄰的對手。
砰!
一名甲士不慎被擊中,當場從車上墜落。另一人握住襲來的兵器,驚險避開衝擊。
戰車疾馳而過,一擊即分勝負。
費廉一方的戰車佔據優勢,智陵所部稍遜一籌。他並不氣餒,繼續揮動令旗,戰馬從兩側衝鋒,步甲開始推進。
晉人的血性被激發,為爭勝全力以赴,無人手下留情。不時能看到騎士被挑落馬下,步甲在戰鬥中受傷。折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