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罪與情的深淵:太倉血案第2章(第1/2 頁)
一般而言,如果是專業小偷實施入室盜竊行為,出於作案效率與隱蔽性的考量,通常會藉助如鉗子之類的專業工具。
先將防盜窗精準地破壞夾斷,而後再小心地將其掰彎,從而為自己開闢出一條能夠順利潛入屋內的通道。
然而,像案發現場這般毫無工具使用跡象的情況實在是極為罕見。
而且,採用如此簡單粗暴的方式去破壞防盜窗,必然會在過程中發出極為響亮且刺耳的聲音,這無疑會極大地增加被屋主察覺的風險。
綜合這些種種不同尋常的跡象進行分析判斷,基本可以確定,兇手大機率並不像是專門從事翻窗盜竊的慣犯。
其要麼是初次嘗試此類犯罪行為、毫無經驗的新手,因對盜竊流程與技巧的生疏,才導致了這種不合常理的作案方式;
要麼其此番行動的初衷從一開始就並非是為了實施盜竊行為,背後或許隱藏著其他不為人知的犯罪動機。
進一步勘查窗戶周邊區域時,警方發現從窗戶處遺留的足跡來看,所有的腳印都是腳尖朝裡的方向。
這一關鍵細節明確無誤地意味著兇手是從窗戶這個入口鑽進入屋內的,但是卻並沒有從窗戶再次離開的跡象。
隨後對現場屋內地板上分佈的足跡進行勘查,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這些足跡雜亂而又清晰地印刻在屋內的地面之上,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案發當時那驚心動魄的場景。
可惜的是,當警方將勘查範圍擴大到出了入戶門的走廊、臺階以及外面街道區域時,卻發現由於這些地方的地面材質特殊。
或是表面過於粗糙,或是歷經歲月磨損而變得凹凸不平,導致無法從中提取到清晰完整的足跡。
這一意外狀況使得警方原本打算順著足跡追蹤兇手去向的有效辦法無法順利實施。
讓案件的偵破工作在這一環節上陷入了暫時的僵局,警方不得不重新調整偵查思路,從其他方面尋找案件的突破口。
警方在追蹤足跡無果後,無奈只能重新將視線聚焦回案發現場,期望能從這有限的空間裡挖掘出更多有價值的線索。
屋內那刺目的血跡,宛如一條蜿蜒的暗紅色河流,從死者躺著的位置緩緩流淌而出,一直延伸至客廳靠近西房間門口的那一塊區域,並且幾乎連成了一片不規則卻又透著某種規律的血漬圖案。
仔細觀察這些血跡的分佈態勢,經驗豐富的刑偵人員立刻判斷出,此處應該就是兇手和死者激烈發生打鬥的核心地點。
而除了這片區域之外,屋內的其他地方基本保持著原本的模樣,沒有絲毫被翻動或因打鬥而造成混亂的跡象。
一切物品都靜靜地待在它們原本所在的位置,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它們未曾見證那慘烈的一幕。
由此可以推斷,兇手從那被破壞的窗戶成功進入室內後,大機率是在客廳與小麗不期而遇,隨後兩人之間瞬間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在一番驚心動魄的搏鬥之後,兇手逃離了現場,而受傷的小麗則拼盡最後一絲力氣移動到臥室,強忍著劇痛撥打了報警電話。
從現場血跡的凝固程度以及整體的分佈範圍來看,整個打鬥過程可謂是相當迅速。
正常情況下,如果是兩個力量相差不大的成年人發生激烈的爭執,那麼在打鬥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磕磕絆絆的情況。
周圍的桌椅板凳或許會被撞翻移位,鍋碗瓢盆也極有可能被碰落在地摔得粉碎。
然而,此刻呈現在警方眼前的現場卻截然不同,這些東西位置擺放自然有序,絲毫沒有被碰撞過的樣子,就好像這場可怕的命案從未打擾過它們的寧靜。
面對如此不合常理的現象,警方分析認為這其中只有兩種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