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第1/2 頁)
&ldo;都別說了。&rdo;再說下去,這個家都得散了。劉二郎擰著眉頭沉沉出聲。為了能吃飽飯,他小小年紀就在清巖洞走家竄戶的幫著幹活填飽肚,沒有爹孃在旁教導,他的三觀是透過自己的所見所聞,一點點形成的。雖說清巖洞整體風氣還算不錯,也僅僅只是整體而已,他走家竄戶幫著幹活,遇見過各種待遇,日積月累他的性情也就略偏薄涼。
之前的劉家,吃了上頓沒下頓,所有的心思全在怎麼吃飽飯上,一家人也沒什麼多餘的交流,也不知道要嘮些什麼,家常麼?缺鹽缺米鹽油缺錢……什麼都缺,一座山似的壓了心頭,能不提起就不提起,說的多了能讓人崩潰掉,活著還不如死了算了。
大嫂來了以後,仔細說她好像也沒做什麼事,可日子慢慢的就好起來了。沒活的時候,她帶著弟妹嘮家常,也不知道她哪來那麼多話,還會教一些奇奇怪怪的,聽不太懂卻很趣味的東西。回到家中,他整個人是輕鬆的,沒有提心弔膽。
沒人知道,他也沒說出來過,大哥在外面幹粗活壓力大,可他的壓力也不小,倘若大哥回來的不及時,才剛踏進家裡,就聽見大姐跟他念叨著,晚飯糧食不夠,最多隻能撐兩天,不知道大哥什麼時候回來,他得多找些活幹,多掙點口糧,整個清巖洞哪來的那麼多活,大多數人家勞力夠,只有少數人家需要搭把手。
如果可以,他特別想出山幹活,離的遠了,看不見家裡的現狀,努力幹活就行,拿了錢交回家,苦雖苦,至少精神上要好過些。可他不能走,他走了,家裡怎麼辦?有時候對回家他會生出牴觸情緒,因為他真的沒有辦法,像一隻困獸,無能為力。
大姐說他們沒有顧念她,他和大哥不同,他確實是沒怎麼顧念大姐,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反正有大哥在上面頂著,大哥很愛護他們,甚至比爹孃做的還要好,有大哥在,大姐也不會受什麼委屈。現在鬧成這樣,在他看在,是大姐想太多了,不過,大嫂這麼生氣,也是他始料未及的,相較於上回,這次的說話隱隱帶了些刻薄。
&ldo;一家人鬧成這樣,往後日子還長著,難道老死不相往來?&rdo;大哥不便出聲,劉二郎就沒多顧及,到了這地步,總得有個人出來擔著。大姐沒有經歷過,不會明白為什麼劉家人都喜歡大嫂,並不是大嫂會掙錢,是她帶來的溫暖,那種溫馨感,格外的讓人迷戀,這才是一個家啊。
三郎向來是個小大人模樣,這會卻是滿臉的惶惶不安。&ldo;大姐,大嫂,你們別吵了,咱們吃包子吧,包子都涼了。&rdo;
說到底也才六歲,看著懂事沉穩,可心性上卻還是個孩子。大姐離開的時候,他堪堪才四歲,營養沒跟上,不僅身板弱,連智力也是有點受影響的,整天呆呆的沒有朝氣。大姐嫁了人,家裡來了個大嫂,剛開始他很怕大嫂,慢慢的就不怕了。家裡一日一日發生著改變,他覺的自己是活著的,能跑能跳能到外面玩耍,他很開心,很喜歡大嫂。
小孩子的世界很單純直白,他們不會深思熟慮,一切都是依著喜好在行事,大姐和大嫂吵起來了,他更偏向於大嫂,家裡送他讀書是很不容易的,他不能只顧著讀書,他得幫著家裡幹活,他是這麼想的,就這麼對大姐說了。這會聽著大姐的話,他當日那樣說,好像不是對的,可哪裡不對呢?他不明白。
&ldo;不要吵,好不好。&rdo;三朵直接嚇壞了,這會才緩過神來,眼淚嗒嗒的落著,特別的茫然害怕,下意識的抓緊身旁阿桃的手。她和阿桃天天處一塊形影不離,漸漸的就對阿桃生了依賴。
大約是雙胞胎的原故,一個聰明另一個便沒那麼聰明,她也是六歲,相較於三郎,卻如孩童般懵懵懂懂。她不知道大姐和大嫂怎麼突然就吵起來了,卻感覺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