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孫林父逐獻公(第4/8 頁)
作戰,使楚國疲憊,如今鄭國得以歸服,都是你的功勞!”
魏絳、智罃兩位將領,都叩首推辭說:“這都是仰仗君主的威望,以及諸侯們的辛勞,我們有什麼功勞呢?” 晉悼公說:“沒有你們二位,我不能有今天的成就,你們不要堅決推辭!” 於是他們都拜謝接受。
於是十二個國家的車馬在同一天撤兵回國。晉悼公又派遣使者前往各國聘問,感謝他們以往出兵的辛勞,諸侯們都很高興,從此鄭國專心歸附晉國,不敢再有二心。有位史官作詩說:
鄭人反覆似猱狙,晉伯偏將詐力鋤。
二十四年歸宇下,方知忠信勝兵戈。
當時秦景公為了救援鄭國而討伐晉國,在櫟地打敗了晉軍,聽說鄭國已經投降晉國,於是撤兵回國。
第二年是周靈王十一年,吳王壽夢病重,召來他的四個兒子諸樊、餘祭、夷昧、季札到床前,對他們說:“你們兄弟四人,只有季札最為賢能,如果立他為君,必定能使吳國昌盛強大。我一直想立他為世子,無奈季札堅決推辭不肯接受。我死後,諸樊傳位給餘祭,餘祭傳位給夷昧,夷昧傳位給季札,傳位給弟弟而不傳位給兒子,務必使季札成為國君,國家才有希望。違揹我命令的,就是不孝,上天不會保佑。” 說完就去世了。
諸樊把國君之位讓給季札,說:“這是父親的遺志啊!” 季札說:“我在父親生前就推辭了世子之位,難道在父親死後還會接受國君之位嗎?哥哥如果再謙讓,我就逃到其他國家去了!” 諸樊不得已,於是宣佈按照次序傳位的約定,繼承了王位。晉悼公派遣使者前去弔唁和祝賀,此事暫且不提。
又過了一年是周靈王十二年,晉國的將領智罃、士魴、魏相相繼去世。晉悼公又在綿山整頓軍隊,想讓士匄統領中軍,士匄推辭說:“伯遊(荀偃)年長!” 於是讓中行偃代替智罃的職位,士匄為副將。又想讓韓起統領上軍,韓起說:“我不如趙武賢能!” 於是讓趙武代替荀偃的職位,韓起為副將。欒黶依舊統領下軍,魏絳為副將。新軍還沒有統帥,晉悼公說:“寧可空缺職位等待合適的人,也不能讓不稱職的人濫竽充數!” 於是讓新軍的軍吏,率領所屬計程車卒和戰車,附屬於下軍。
各位大夫都說:“君主對名位和器物如此慎重!” 於是各自盡忠職守,不敢懈怠。晉國治理得很好,再次興盛起文公、襄公時的霸業。不久,廢除新軍併入三軍,以遵循諸侯的禮制。
這年秋天九月,楚共王審去世,世子昭即位,就是楚康王。吳王諸樊命令大將公子黨率領軍隊討伐楚國,楚國將領養繇基迎戰,射死了公子黨,吳國軍隊戰敗回國。諸樊派遣使者向晉國報告戰敗的訊息,晉悼公在向地會合諸侯商議對策。晉國大夫羊舌肹進言說:“吳國趁楚國辦喪事而討伐它,是自取其敗,不值得憂慮。秦國和晉國是鄰國,世代有姻親關係,如今秦國依附楚國救援鄭國,在櫟地打敗了我們的軍隊,這應該先去報復。如果討伐秦國取得成功,楚國的勢力就更加孤立了!” 晉悼公認為他說得對。
於是派荀偃率領三軍之眾,會同魯國、宋國、齊國、衛國、鄭國、曹國、莒國、邾國、滕國、薛國、杞國、小邾國等十二個國家的大夫討伐秦國,晉悼公在邊境上等待。
秦景公聽說晉軍即將到來,派人把幾袋毒藥,沉在涇水的上游,魯國大夫叔孫豹和莒國軍隊率先渡河,士兵們飲用河水後中毒,很多人死去,各國軍隊於是都不肯渡河。
鄭國大夫公子蟜對衛國大夫北宮括說:“既然已經跟隨晉國出兵,怎麼敢觀望呢?” 公子蟜率領鄭國軍隊渡過涇水,北宮括緊隨其後,於是諸侯們的軍隊都繼續前進,在棫林紮營。
探子報告:“秦軍離這裡不遠了!”
荀偃命令各軍:“雞鳴時分駕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