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所謂新政(第2/6 頁)
接推薦當官。】
【這個政策簡單想想就知道,假如你是官員,你會推薦誰?肯定是家人、親戚、朋友或者有利益往來的人。】
【宋朝的冗官問題官員氾濫成災,有一部分就是這個制度的原因。】
【提到保舉法,就順帶說一下明末首席漢奸——范文程。】
【關於他做的事我們等講到清朝時候再說,但他發明的保舉連坐法確實有意思。】
【從春秋戰國到明朝,也有類似連坐法的舉薦規定,但是舉薦者一般都只需負“失察之責”,沒有規定要一起砍頭挨板子。】
【范文程先是上書:凡是三品以上官員,必須向朝廷舉薦人才,如果不舉薦或者舉薦數量不夠,那就要摘掉頂戴花翎,趕回家賣紅薯去。】
【然後又要求保薦官員“開列實跡,具書姓名,專本奏聞。”】
【被舉薦的人要是犯了流放殺頭的罪過,舉薦者受同樣處罰。】
【嘖嘖嘖,果然還是壞人更壞。】
【朱允炆在此同時又大規模裁撤六科給事中和各布政使司的左、右布政使的職位,只設布政使一人,對於大理寺、五軍都督府也減少了官員的數額。】
【嘖嘖嘖,看看裁的這些官職。】
【再看看他們主要職能。】
【嘖嘖嘖,只能用一句他愛江南文官愛的深沉來形容。】
大明 北京
“老和尚,我朝有無相應律令?”
姚廣孝轉動手中佛珠思索了一下。
“有,只是並未如此嚴苛。”
“那我朝能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能!”
朱棣望向姚廣孝,面帶苦笑說道。
“怕是用了能被文官把身後名罵沒了。”
“罷了,罵就罵唄,也不差這兩句。”
姚廣孝不置可否。
“不用此法難道就不罵你了嗎?”
“總比文官獨大亡了國家好。”
“何況看樣子你在後世的名聲並不差。”
【第四:提高文官的品級,進六部尚書正一品,布政使正二品,給事中七品等等,又增加了左右侍中,僉都御史等亂七八糟的崗位,文官皆大歡喜。】
【但是朱元璋時期的文武平衡就被打破了,會出現和宋朝以文制武類似的局面。】
【即便是經歷了洪武大逃殺,淮西勳貴仍然還是勉強和文官抗衡的。】
【當然前提是皇帝稍微偏向一下。
朱允炆不僅沒有試圖達成文武平衡,反而直接轉向重文輕武。】
【提到文武失衡就不得不提到朱祁鎮。】
【這廝最大的問題不是什麼親征被俘,不是什麼叫門天子。】
【是土木堡之變直接把自開國以來的勳貴武官埋葬,導致徹底的文武失衡,文官一家獨大。】
【歷朝歷代的武官勳貴一般最多就兩波。】
【第一來自開國打天下那批人。】
【第二來自中途王朝有問題時候平定禍亂那批人,挺過去了就兩批人,挺不過去就直接亡國了。】
【大明的勳貴就來自於開國和靖難。】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
【但必須重複每三年一次的科舉。】
————
大明 應天府
輕輕一句話擊垮了朱元璋的內心,武將們都會老去,勳貴後代都是帥才的機率可能和我老朱能得天下差不多。
而文官們只需要將知識一代代傳遞就可以。
老四又是藩王造反得的天下,註定了他也不會放過藩王,註定削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