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王莽評價轉變2(第1/4 頁)
【比如明朝時期,成功的解決了外戚之禍。】
【朱元璋設想的很完美,朝堂是文官和勳貴爭鬥,皇帝居中調和,誰弱幫誰一把。】
【地方有藩王。】
【妥妥的萬世永昌啊。】
【結果建文削藩,朱棣靖難,藩王廢了。】
【但沒事,還有二道保險。】
【三角形是最穩定的結構,皇帝、勳貴、文官。】
【土木堡來了……】
【後來的明朝皇帝也不是沒有想過重用外戚,但不爭氣啊。】
【朱元璋在皇明祖訓規定: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
【這就和歷朝歷代不一樣,之前皇后再差也是大家族出來的,數量的增多,導致可能會出現一兩個質量極強的外戚。】
【但明朝皇后,大多小門小戶,宗族勢力並不強,有能力也沒有幾個,一朝富貴,他們不貪財不欺壓民眾都可以謝天謝地了。】
【指望他們斗的過文官……】
————
大明,北京。
“糊了,糊了。”朱元璋懊惱的叫喊了起來。
光顧著聽後輩閒聊,沒注意燒餅。
“哎,香,比咱第一次吃燒餅時候好吃。”秉持著不浪費糧食的精神,朱元璋不顧燙就邊吹氣邊吃著黑色燒餅。
“爹……”朱標本想規勸,既然糊了乾脆就丟了,但依著父皇的性子,指不定又要說我不知疾苦,拉著我種地。
“無妨,挺好吃的,只是比妹子當年給我帶的差了些。”
馬皇后也樂呵了起來,那時候真難啊,要將燒餅藏在胸中,偷偷帶進大牢。
重八也是個講情的,換做旁人怕是拿著燒餅就開吃,他倒先顧起我來,看著我被燒餅燙著的傷口潸然淚下。
“標兒,看到沒,你一定得好好養生,活的長一點。”朱元璋扭頭對著朱標諄諄教導。
“外戚之事不會改,也不能改。”
朱標點頭應是,外戚之事若是改了,大明指不定還活不到兩百多年,這都是歷朝歷代的教訓啊。
“只要你和大孫活的好好的,平穩繼位,三代之內,足可以搞定藩王之禍,勳貴也能多堅挺些日子。”
“咱現在也不求別的,國祚起碼比原本歷史上長一些吧。”
“不要亡於異族之手便好。”
人的期待都是慢慢拉低的,天幕未出現之前,朱元璋想大明萬世永昌,華夏大地永遠姓朱。
靖難之役講完,朱元璋期待大明光照四海。
柳如是講完,得,亡於農民起義就亡於農民起義吧,反正不能亡在異族手裡。
太丟人了,大明基業是打蒙古人,恢復華夏而來,最後又被異族入主中原。
那咱豈不是白打了?
“二虎,去催下他們,藥還沒有研製出來?”
“二虎?”
“二虎,你死哪裡去了?”
馬皇后捂嘴一笑。“重八,他送允炆母子回祖地之後,就辭官雲遊四海去了。”
“你還賞了他金銀珠寶,賜了一個通行天下的令牌。”
“怎的,老糊塗,忘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你才老糊塗了。
二虎也是,咱很像狡兔死,走狗烹的皇帝嗎?
怕個啥,不就是送他們母子二人找屈原去了嗎?
朕又不計較,還辭官雲遊四海。
沒他在身邊,一點都不習慣,他到哪裡了呢?要不要叫回來?
五臺山,烈日當空。
“施主,你心不靜。”老和尚對著來燒香的男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