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古人都在刷影片! > 第130章 熙寧變法

第130章 熙寧變法(第3/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立生一生重生大唐之逆襲風雲三國之龍逆天下最毒七皇子,開局迎娶女殺神我只想當廢物王爺,你偏來惹我?大明:我崇禎絕不上吊一穿就成絕世高手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熟讀歷史知識玩轉古代世界功高震主,女帝逼我叛國投敵重生:掠奪詞條,宋徽宗是我爹原始大陸漂流記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速戰三國之劉備烈火南明二十年耶穌基督後期教之傳奇國運:華夏養士五千載史上最慘三國開局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頭鷹掠九天

謂善於理財之人不過是按人頭徵稅,用各種陰謀投機取巧的手段奪取民利、盤剝百姓,其危害比明著加賦稅更為嚴重。】

【辯論的第二個主題:財富在國家與民眾之間應該如何配置,才能富國富民走出王朝興衰的魔咒?

王安石認為富國優於富民,小家的富裕依賴於整個國家的富裕,國家要富裕則需從天下取財。

首要的問題是保證國家的生存,因此要擴張權力的汲取能力,國家不但要解決國防問題,更要有足夠的資源來解決發展問題。

如果可以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即便短期損傷到了民眾的利益,長期看也是值得的。】

【司馬光認為富民優於富國,如果四民都富足有餘,國富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權力要自我限制,如果一味殺雞取卵,竭澤而漁,最後只會越搞越窮,應該將財政負擔落在真正有能力的人身上,根據經濟水平與能力的不同,承擔不同的財政責任。

因此司馬光在辯論中強烈貶斥歷史上“富國論”的代表人物桑弘羊,他批評王安石說:“你說的這些都是曾經桑弘羊欺騙漢武帝的話,害得武帝晚年盜賊並起,國家差點滅亡。】

【辯論至此戛然而止,儘管沒有再繼續下去,但其後的帝國曆史裡再也沒有一場辯論能談到這樣的深度。

在整場辯論中,儘管神宗沒有表態,但最打動神宗的一句話正是王安石被司馬光斥為謊言的那句話:“民不加賦而國用足。”

此後神宗多次單獨留下王安石長談,直到幾個月後令王安石總攬朝政,

繞過整個官僚機構設立新的最高決策機構——制置三司條例司由此轟轟烈烈的熙寧變法拉開序幕。

熙寧變法不可謂氣魄不大,與前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改革不同,王安石一連推出10餘種法令,均輸法、市易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等等。

在涉及朝廷機構、產業、財政、物價及流通等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擴張。

在這場辯論後,司馬光黯然下臺,但對於正轟轟烈烈展開的變法,他做出了一個預言。

《與王介甫書》:“作法於涼,其敝猶貪。作法於貪,敝將若之何?”

他說:“朝廷的立法哪怕是從體恤弱者的立場出發,最終的結果都難免導致貪婪,更何況立法的目的就是為了貪婪去的,與自然和天道相違背的事情,即使成功一時長遠看也是必然失敗的,不會有第二種結果,天才知道失敗時會造成什麼樣的災難。”

從結果看,這場變法確實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達成了財政增收的短期目標,但卻迎來了歷史性的失敗,遠未實現富國富民制服兩番的最終目標。

王安石打擊了既得利益者,但也幾乎同等的增加了底層百姓的負擔,富民的目標成為泡影。

國庫加增的財富也都在養兵與用兵中全部消耗了,最終新法越來越偏離本心,在內外交困之下汴京淪陷,二帝被俘,大宋風華剎那間化為磚石瓦礫。

站在今天看這場辯論之所以被稱為決定帝國曆史的最後一場辯論,是因為在同樣影響歷史的之前兩次辯論中,咸陽宮殿上爭論的是帝國的體制問題,是集權與分權之爭,是關於一個帝國實行什麼樣的體制才能有效治理。

長安的宮殿上桑弘羊與儒生爭論的是帝國的存亡問題,是富國與富民之爭,是關於在現有的體制下如何維持一個帝國。

而在汴京的延和殿上,王安石與司馬光爭論的是帝國的出路問題,是一個帝國無法維持時究竟應該如何做才可以走出歷史的死迴圈。

是在承認問題存在的前提下,為了解決貧富懸殊與土地兼併帶來的經濟不平等問題,如何尋求制度突破的路線之爭。

熙寧變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太祖實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