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瓜島戰役(第4/14 頁)
隊和艦艇提供空中掩護,攻擊日軍艦艇和地面目標。戰列艦、巡洋艦等艦艇則為航母提供護航,並在海戰中利用火炮優勢打擊日軍艦艇。此外,美軍還利用空中偵察及時掌握日軍的行動,調整作戰部署。
3. 防禦作戰:在瓜島鞏固防禦後,美軍建立了堅固的防禦工事,以應對日軍的反攻。利用地形和火力點,結合坦克、火炮等武器,對日軍的進攻進行頑強抵抗。同時,美軍在防禦作戰中注重火力的合理配置,發揮各種武器的優勢。
(二)日本
1. 夜間海戰:由於在白天的海戰中日軍往往處於劣勢,他們發展了夜間海戰戰術。日軍利用艦艇的光學裝置和訓練有素的水兵,在夜間對美軍艦艇發動突然襲擊。例如,日軍在多次夜間海戰中使用驅逐艦進行魚雷攻擊,取得了一定的戰果。
2. “鼠輸送”戰術:由於美軍掌握制海權,日軍在向瓜島增援和補給時採用了“鼠輸送”戰術。即利用小型艦艇在夜間或惡劣天氣條件下,以分散的方式向瓜島輸送兵力和物資,但這種方式效率低下,且損失較大。
3. 萬歲衝鋒:在地面作戰中,日軍經常採用“萬歲衝鋒”的方式。這種戰術在一定程度上能給美軍造成心理壓力,但在美軍強大的火力面前,往往造成日軍自身的重大傷亡。日軍希望透過這種不顧一切的衝鋒突破美軍防線,奪回陣地。
五、損失人員和裝備對比
(一)美國
美軍在瓜島戰役中的死亡人數約 1600 人,受傷人數約 4200 人。損失航母 2 艘(主要是因受損後返回維修等原因較長時間退出戰鬥)、戰列艦 2 艘(不同程度受損)、巡洋艦 8 艘、驅逐艦 14 艘。飛機損失約 200 架。
(二)日本
日軍死亡人數約 1.4 萬人,受傷人數約 9000 人。損失航母 2 艘、戰列艦 2 艘(比叡號沉沒、霧島號被重創後自沉)、巡洋艦 5 艘、驅逐艦 11 艘。飛機損失約 892 架。
六、雙方主要指揮人員和參戰將領
(一)美國
1. 尼米茲:太平洋艦隊總司令,負責整個太平洋戰場的戰略規劃和指揮。在瓜島戰役中,他協調了各兵種之間的行動,對戰役的戰略指導起到了關鍵作用。
2. 哈爾西:擔任南太平洋戰區司令,積極組織和指揮了瓜島戰役中的多次作戰行動。他以勇猛和果斷著稱,對美軍在瓜島的作戰行動進行了有力的領導。
3. 範德格里夫特: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師長,指揮了美軍在瓜島的登陸作戰和初期的防禦作戰。他在戰場上靈活應變,成功地鞏固了美軍在瓜島的陣地。
(二)日本
1. 山本五十六: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對瓜島戰役進行了總體的戰略指導。但他的一些決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未能有效扭轉日軍在瓜島的局勢。
2. 三川軍一:在瓜島海戰中表現出色,指揮日軍艦隊在薩沃島海戰中取得了勝利,但未能從根本上改變日軍在瓜島的困境。
3. 百武晴吉:陸軍第十七軍軍長,負責指揮日軍在瓜島的地面作戰。但他在作戰指揮中面臨諸多困難,日軍的地面作戰在美軍的頑強抵抗下遭受重創。
七、戰役過程
(一)戰役初期(登陸作戰階段)
並開始迅速修建和完善機場設施。同時,在圖拉吉島的登陸行動也進展順利,美軍迅速控制了該島的重要據點。日軍對美軍的登陸行動準備不足,島上僅有少量的工兵部隊,在美軍的突然襲擊下很快潰敗。然而,美軍在登陸後也面臨一些問題,比如物資解除安裝進度較慢,對周邊海域的警戒存在漏洞等。
(二)日軍反擊與海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