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柏林戰役(第4/8 頁)
- 裝甲與步兵協同:蘇軍的坦克軍和機械化軍與步兵師密切配合,坦克部隊在前面開路,利用其強大的火力和機動性突破德軍防線,步兵部隊則緊隨其後,鞏固和擴大突破口,清剿德軍殘餘力量,佔領陣地。在城市巷戰中,步兵與坦克相互掩護,坦克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步兵則保護坦克免受德軍反坦克武器的攻擊,這種協同作戰方式在攻克柏林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二)德軍戰法
德軍主要採用依託防禦工事進行頑強抵抗的戰法,並伺機組織反擊。
- 多層防線防禦:德軍依託柏林周邊的自然地形和人工防禦工事構建了多層防線,外層防線由坦克師和步兵師組成,利用戰壕、碉堡、鐵絲網等設施進行防禦,阻止蘇軍的突破。內層防線則以城市建築為依託,組織國民突擊隊和正規部隊進行巷戰防禦,利用建築物的掩護進行頑強抵抗,給蘇軍的進攻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 坦克核心作戰:德軍將坦克部隊作為防禦的核心力量,在關鍵地段集中使用坦克,以阻止蘇軍的進攻。虎式、虎王等重型坦克憑藉其強大的火力和厚重的裝甲,在防禦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能夠對蘇軍的坦克和步兵部隊造成重大殺傷。德軍還組織坦克部隊進行反擊作戰,試圖奪回失去的陣地,但由於蘇軍的強大兵力和火力優勢,這些反擊往往難以取得實質性成果。
- 巷戰抵抗:在柏林市內,德軍利用城市的複雜地形進行巷戰抵抗。國民突擊隊和正規部隊在街道、建築物、地下通道等地方設定障礙物、埋設地雷、佈置火力點,與蘇軍展開逐街逐屋的爭奪。德軍的狙擊手在城市巷戰中也給蘇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他們隱藏在建築物的廢墟中,對蘇軍士兵進行冷槍射擊,增加了蘇軍進攻的難度和心理壓力。
六、戰役過程
(一)戰役開端與初期推進
- 4 月 16 日凌晨,柏林戰役正式打響。蘇軍白俄羅斯第 1 方面軍在朱可夫的指揮下,對奧得河防線的德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蘇軍首先進行了大規模的炮火準備,數千門火炮同時開火,炮彈如雨點般落在德軍陣地上,一時間火光沖天,德軍陣地陷入一片火海。在炮火的掩護下,蘇軍的步兵和坦克部隊開始發起衝鋒。然而,德軍在奧得河防線的防禦十分頑強,蘇軍在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強烈的抵抗。
- 與此同時,烏克蘭第 1 方面軍在科涅夫的指揮下,強渡尼斯河防線。蘇軍士兵冒著德軍的炮火,乘坐衝鋒舟和浮橋迅速渡過尼斯河,與德軍展開激烈戰鬥。在渡河過程中,蘇軍遭受了一定的傷亡,但憑藉著頑強的戰鬥意志和強大的兵力優勢,逐漸在尼斯河對岸建立了橋頭堡,並開始向德軍縱深推進。
(二)關鍵地點的戰鬥——塞洛高地受阻與突破
- 4 月 16 日 12 時,蘇軍崔可夫部推進至塞洛高地時受阻。塞洛高地是德軍防禦的關鍵要點,德軍在這裡部署了大量的兵力和火炮,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蘇軍的進攻部隊在德軍的猛烈炮火和機槍掃射下,傷亡慘重,難以繼續前進。朱可夫見狀,果斷提前投入坦克集團軍,試圖以強大的裝甲力量突破德軍防線。然而,由於德軍的防禦過於嚴密,蘇軍的坦克部隊在狹窄的地形上難以展開隊形,陷入了德軍的反坦克火力網中,遭受了重大損失。
- 在這種情況下,朱可夫及時改變戰術,命令蘇軍以連或排為單位,分散滲透到德軍防線的後方,對德軍的炮兵陣地和指揮中心進行襲擊。這一戰術調整取得了顯著效果,德軍的防線逐漸出現混亂。蘇軍趁機重新組織進攻,經過激烈戰鬥,終於在 4 月 17 日突破了塞洛高地的德軍防線,為後續向柏林的推進開啟了通道。
(三)柏林的圍城與市區戰鬥
- 4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