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漢武帝的長生路之公孫卿(第3/4 頁)
,還殺一頭犛牛作為祭器中的牲牢。而五帝壇只進獻牛羊等牲牢和甜酒,沒有犛牛。祭壇下的四周,則作為祭祀隨從眾神和北斗星的地方。祭祀完畢,把用過的祭品全部燒掉。祭祀所用的牛是白色的,把鹿塞進牛的腹腔中,再把豬塞進鹿的腹腔中,然後放在水裡浸泡。祭日神用牛,祭月神用羊或豬,都只用一頭。祭泰一神的祝官穿紫色繡衣,祭五帝的祝官,其禮服顏色各按照五帝所屬的顏色,祭日穿紅衣,祭月穿白衣。
十一月辛巳朔日早晨交冬至,這天剛剛拂曉,身著黃色禮服的漢武帝就開始在郊外祭祀泰一神。早晨朝拜日神,傍晚祭祀月神,都是拱手肅拜,並宣讀祝辭說:“上天開始把寶鼎神策賜給皇帝,讓他的天下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終而復始,永無止息。皇帝在此恭敬拜見天神。”
祭祀時壇上佈滿火炬,壇旁擺著烹煮器具。祭祀完畢後,主管官員上奏漢武帝說,就在漢武帝剛剛祭祀的時候,祠壇上方有神奇的光芒出現,漢武帝和眾臣子聞言,全都抬頭望去,卻什麼也沒有看到。那官員表示,祭祀結束之後,光芒便消失了。
於是,公卿大臣們紛紛恭賀漢武帝,“陛下最初在雲陽宮郊祀,祭拜泰一神,司祭的官員捧著直徑六寸的大璧瑄玉、毛純膘肥的美牲獻給神靈享用。當夜便有美麗的光彩出現,到了白天,又有黃色雲氣上升,與天相連”。
太史公和祠官寬舒等人則說,“神靈降下美好景象,是保佑福祿的吉祥預兆,應該在這神光所照的地域建立泰畤壇,用來宣揚上天的神明瑞應,並命令太祝主管此事,每年秋天和臘月間舉行祭祀,每三年由天子郊祀一次。”
元鼎五年(前112年)秋,漢武帝在出兵南越之後,再次前往祭告泰一神,希望上天保佑朝廷出兵順利。祭祀時,用牡荊做幡旗竿,旗上畫有日、月、北斗和騰空升起的龍,以象徵天一三星,因為太一星在後,天一三星在前,所以把天一三星作為泰一神的先鋒旗,命名為“靈旗”。在為兵事祭告時,由太史官手持靈旗指向被伐國的方向。
然而,就在漢武帝出兵南越後不久,五利將軍欒大因為欺君罔上而被漢武帝處死,正奉命在河南太室山等候神仙的公孫卿得知後,被嚇的要命,唯恐自己也會因為沒有請來神仙遭到漢武帝誅殺,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公孫卿開始苦苦思索應付漢武帝的辦法。
同年冬,公孫卿上奏朝廷,說自己看到了仙人的腳印,還有個像山雞一樣的神物,往來於緱氏城上。
漢武帝以為公孫卿真的發現了神仙,立即帶人趕到了緱氏親自檢視,發現當地果然有個巨大的腳印。不過,多次上當的漢武帝還是有所懷疑,便問公孫卿,“你該不是在效仿文成將軍和五利將軍在欺騙我吧?”
公孫卿自知那個腳印是假的,哪裡敢正面回答,只好鼓起勇氣說道,“仙人並非有求於皇帝,而是皇帝有求於仙人。求仙人道,如果不把時間稍微放寬一些,神仙是不會來的。談起求神這種事,好像聽上去極為迂腐荒誕,但其實只要積年累月的保持虔誠,就一定可以招來神仙。”
元鼎六年(前112年)冬,漢武帝攻滅南越後舉行慶功宴,宴會上,漢武帝的寵臣李延年以優美的音樂助興,漢武帝認為那音樂極美,於是對公卿大臣們說道,“就連民間祭祀都會使用鼓、舞和音樂,但如今我舉行郊祀卻沒有合適的音樂,這怎麼能相稱呢?”
公卿們紛紛表示贊同,說道,“古時候祭祀天地都有音樂,這樣天神和地神才會來享受祭祀。”
同時,有人說道,“聽說泰帝曾讓女神素女奏五十弦的瑟,但由於聲音太過悲切,泰帝便讓她停下來,可是她卻不能自止,於是後來便將她的瑟剖開改成了二十五絃”,並建議漢武帝在舉行祭祀時,使用二十五絃的瑟等樂器奏樂。
於是,漢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