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史料的缺失與修改(第1/4 頁)
現代時空。
“現在著重說一下這些文臣。”
“在土木堡之變中,死去了六十六位大臣,因為記載的有一些缺失,但是我們還是能夠知道,這六十六位中有一半的數量是文臣。”
“大多數人認為是南北之爭,南方的文人,直接把北方的文人葬送了。”
“那我們來看看這些死去的文人籍貫!”
“兵部尚書?鄺埜,湖廣宜章人,也就是現如今的湖N人,湖南是屬於南方。”
“刑部右侍郎?丁鉉,江西豐城人,而江西是南方。”
“戶部尚書王佐,海豐人(今山東慶雲縣),北方人!”
“工部右侍郎?王永和,蘇州府崑山縣(今屬江蘇)人,南方人!”
“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曹鼐,河北人,北方人”
“翰林院侍讀學士?兼閣臣,張益,應天府江寧縣(今江蘇南京)人,南方人。”
“通政司左通政?,龔全安,浙江蘭溪人,南方人。”
“還有一些就不說了,但南方北方的都有。除此之外,最後的就是一些小官,因為資料的缺失找不到他們的籍貫。”
“所以,要說是因為南北之爭,南方人把北方人葬送了,那是說不通的。”
“並且還是無論如何都說不通!”
“除非在大明真的有一個龐大的勢力,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赴死,不然怎麼可能說得通是南北之爭?”
“葬送一個兵部尚書,再送幾個侍郎,再送幾個學士和閣臣?”
“多大的勢力可以這麼玩?”
在座的人眾人點頭,認可了馮建說的話,如果真是南北之爭,那確實是說不通。
“如果非要說是南北之爭,並且還要找出一個理由來的話,那就只能是一個理由!”
“那些南方的文臣抱著遷都的目的。”
遷都?眾人這下才恍然過來,他們一直都忘記了這在明初非常重要的事了。
“如果說是抱著遷都的目的,想讓這京師重新遷移回南方的應天,那確實是有可能的,但這個可能非常小。”
“因為兵部尚書和侍郎,並不是什麼小官。”
“他們也不可能心甘情願的赴死,就為了遷都這個微乎其微的目的。”
“而且南方的文人就真的團結麼?怎麼可能?”
“南北之爭這個東西,其實是因為政治鬥爭的抱團。”
“但政治鬥爭這個事情,在需要的時候,南方之分就非常的重要,但不需要的時候呢?”
“你說是南方的?哦,那又如何?朝堂上南方的人少了嗎?”
“所以南北之爭這個事情,在需要的時候,他們就抱團對抗。不需要的時候呢?誰在乎你是南方的?誰又關心你是北方的?”
“不要把南北之爭想的多麼的重要,多麼的嚴重。在需要的時候,它確實是嚴重。”
“但關乎生死的時候,讓兵部尚書和侍郎還有閣臣心甘情願的為了南方赴死?”
“大家都有各自的利益,並且也都有各自的訴求。”
“至於說棄子?也是不可能的。”
“這些文臣完全可以說是一股龐大的勢力,要讓這些文臣成為棄子?”
“還是那句話,多大的勢力可以這麼玩?”
眾人也都想象到了,如果真要有這麼一股勢力潛藏在其中,怎麼可能會讓朱棣和朱元璋好過?
不然的話,二三十年的時間,這股勢力就可以隨意的葬送兵部尚書和侍郎?
那這股勢力的其他人是什麼職位?朝堂上全是他們的人?怎麼可能呢?
現代的大漂亮財閥確實敢這麼玩,但那是別人經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