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運河在淮安的歷史地位(第2/3 頁)
滿了求知慾,問道:“老爺爺,那淮安是怎麼一步步成為運河之都的呢?”
老者端起茶杯,輕抿一口,潤了潤喉嚨,開始講述:“這就要從很久以前說起了。早在春秋時期,淮安這片區域就已經有了一定的水上交通基礎,雖然那時的河道還不夠寬闊,航運能力也有限,但已經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根基。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隋朝,大運河開始大規模修建,這可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它就像一條巨龍,橫臥在華夏大地之上。淮安憑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逐漸成為運河線上的重要節點。當時,朝廷在淮安設立了諸多管理機構,那些官員們負責運河的疏浚工作,確保河道暢通無阻;管理航運事務,讓船隻有序地往來;還有貨物稅收等事務,畢竟這麼多貨物在這裡集散,稅收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這些機構的設立,標誌著淮安在運河體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就像一顆新星,在運河的天空中開始閃耀。”
林宇專注地聽著,老者接著說:“到了唐宋時期,淮安的商業已經相當發達。城內的街巷縱橫交錯,就像一張巨大的棋盤,各種商會、行會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那些大商人在淮安建立了自己的商號和倉庫,他們掌控著大量的物資和財富,在商業舞臺上長袖善舞。而且,淮安的造船業也蓬勃發展,能工巧匠們精心打造出一艘艘堅固耐用的船隻,為運河航運提供了堅實的保障。這些船隻在運河上航行,就像一群勇敢的水手,承載著淮安的繁榮與希望。”
林宇想象著當時的繁榮景象,問道:“那時候淮安都有哪些著名的商業家族呢?”
老者說道:“有沈家,他們主要經營絲綢生意,從江南那片盛產絲綢的地方採購絲綢,然後透過運河運往北方各地,甚至出口到國外。沈家的絲綢以精美絕倫著稱,每一匹絲綢都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深受達官貴人的喜愛。還有李家,專注於糧食貿易。他們在淮安周邊擁有大片的農田,那些農田肥沃富饒,在陽光和雨水的滋潤下,莊稼茁壯成長。他們將收穫的糧食囤積起來,在合適的時機透過運河運往缺糧的地區,獲利頗豐。他們就像運河上的糧草官,保障著各地的糧食供應。”
林宇又問:“那淮安在文化方面有什麼發展呢?”
老者回答:“因為運河,各地的文人墨客、學者也紛紛來到淮安。他們就像一群群候鳥,被淮安的繁榮和文化氛圍所吸引。他們在這裡交流學問、吟詩作畫,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淮安的書院也逐漸興起,那些書院裡書聲琅琅,先生們悉心教導,培養了不少優秀的人才。許多文化典籍也隨著運河在淮安傳播、收藏,就像一顆顆文化的種子,在淮安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可以說,淮安在當時已經成為了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傳播地,它是文化的寶庫,散發著智慧的光芒。”
林宇心中對淮安的敬意更甚,他說道:“這淮安能有今天的底蘊,真的是歷經了歲月的沉澱。”
林宇告別老者後,在淮安的古街中悠然漫步。他看到街邊有一些傳統的手藝人正在全神貫注地製作具有運河特色的工藝品,他們的手法嫻熟,彷彿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他走近一個正在編織草編小船的藝人。
林宇帶著欣賞的目光問道:“師傅,您這草編小船真精緻,這是淮安的傳統手藝嗎?”
藝人停下手中的活計,抬起頭,臉上帶著質樸的笑容說道:“是啊,年輕人。這草編手藝在淮安傳承了很久了。以前,運河上船隻眾多,那浩浩蕩蕩的船隊,就像一條流動的長城。這草編小船就是孩子們模仿運河船製作的玩具,他們用自己的小手,把對運河的熱愛和好奇編織進了這些小物件裡。慢慢地,這就成了一種特色手藝,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
林宇拿起一隻草編小船,仔細端詳,說道:“這手藝真不錯。那淮安還有其他類似的傳統習俗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