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2/3 頁)
離城南門極近,且梅嶺離著縣城不過兩三里的路程,三人便乾脆步行出了城。
一出城,抬眼便見隔著數裡遠的曠遠沃野盡頭,一座仿若籠罩著錦雲霞彩般的山嶺,靜靜地矗立著,數座金頂白牆的建築,錯落著依山而建,掩映在重重錦霞之後,輝煌莊嚴,恍若神仙宮殿。
一路慢悠悠散步似地走著,三人很快就到了梅嶺山下。進山口前有塊很大的空地,空地一邊聚集著十來個身強力壯的年輕漢子,他們旁邊放著數抬類似季春山從前去峨眉山遊玩時見過的滑竿一樣的東西,另一邊卻是連著三間的茶水鋪子,裡頭坐了不少歇腳喝茶的遊人,此外便是還有幾個賣香燭的攤子。
&ldo;歇一歇,喝杯茶,一會在上山吧?&rdo;季春山道,雖然葉清嵐和季寧煦看著沒什麼疲色,但上山可不比走在平地上,還是先歇一歇,養養精神的好。
葉清嵐雖不覺得累,但此時卻也有些口渴了,便點點頭,道:&ldo;好。&rdo;
挑了間人少些的茶鋪,三人一進去小二便將他們請到了一處空桌落座,之後又端上了茶水。
&ldo;到白雲寺的山路不短,你和煦兒坐那個上去吧,也輕鬆些。&rdo;季春山指指對面空地上的滑竿,對葉清嵐道。
葉清嵐卻搖搖頭,笑道:&ldo;不用,上山的路每隔一段距離,都安置有石凳或木椅,可供人坐著歇息。而且左右現在時間尚早,咱們上山走的慢些也無妨,還能欣賞到些不一樣的景緻。&rdo;
&ldo;也好。&rdo;季春山第一次來梅嶺,自是不知這些,但既然山路上有可以歇腳的地方,做不做滑竿倒也無妨了。
又坐了會兒,茶水飲盡,歇的也差不多了,季春山付了茶錢,三人便離了茶鋪,開始往山上去。
梅嶺的梅花不知從何時起便有的,只知道似乎比方城縣出現的還要早,一路從山下到山上,只見梅花生長得越發密集繁茂,且千姿百態,繽紛多彩,紅的艷麗,粉的嬌嫩,白的典雅,更有濃鬱花香環繞浮動,沁人心脾。
葉清嵐立於一株梅樹之下,他一身月白衣衫,烏髮雪膚,眉目溫雅清雋,只眉心那道仿若紅梅點綴而成的細紋,令他憑添一抹妍麗之色。一陣輕風拂過枝頭,點點紅梅頓時傾灑而下,環繞著葉清嵐周身飛舞飄落,仿若林中仙魅。
季春山滿目驚艷沉溺之色,直看得眼睛都捨不得眨一下,像是要把這一幕深深地刻進腦子裡。
當三人終於到底白雲寺所在的半山腰時,卻已是半個時辰之後了。
白雲寺同一般寺廟格局相同,進入山門後便是一處極大的廣場,廣場正中擺著一個半人多高的大香爐,有不少人正持香叩拜,在旁邊則擺放著一條香案,案上放著捆捆的線香,點著的燭臺,還有一個寫著功德二字的木匣。
在山下的時候,季春山本想買些香燭,不過葉清嵐告訴他,白雲寺內有任人自取的功德箱,不收錢,只隨意捐些香火錢就行,也不拘多少,他便沒有買。
此時季春山便上前取了九支線香,然後往功德箱裡丟了快碎銀子,又用旁邊的燭火點燃後,分別給了葉清嵐和季寧煦。
上完香,之後三人便在寺廟裡閒逛裡起來,這次卻是葉清嵐給他們指引介紹了,畢竟他曾經來過不止一次,而且雖時隔數年,但白雲寺卻與從前並無什麼變化。
來到白雲寺的正殿,大雄寶殿,自是也要拜一拜的,不過佛像前放著的十個蒲團,皆有人用著,他們便站在門外略等了一等。不多時,頭排正中蒲團上的一位素服婦人,似已祈願完畢,最後連著叩拜了三次後,便在身邊一位年輕女子的攙扶下,站起了身。
跪久了,腿自然會有些發僵,婦人在原地站了會兒,才轉身往外走去,當她走到門口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