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第1/2 頁)
蕭衍快如流星,雙手接住她綿軟的身體。他顧不得其他,抱著她登上馬車向皇宮疾馳而去。
他渡真氣過去,瑤華恢復一絲神智,望著他的面容方想起來發生了什麼事,推開他的手,「不必,我需耗盡功力。」
她緩緩閉眼,在他的懷裡睡過去,氣息微不可聞。
蕭衍望著她的滿身血跡,忽覺臉上有濕意,舉起左手一摸,原來是淚。瑤華,為何她要經受這些,難道是因為她隨著他下山麼?
「我不忍心,你孤獨終老……」
他的手頓住,原來是她呢喃低語,孤獨終老?
行刺初始,蕭衍已命御林軍封鎖京城。回到承光殿,他急召命刑部和御林軍追查刺客,又命夜衛嚴密暗查。
一夜之間,人心惶惶。
翌日早朝,御史大夫高偉遞交奏摺,道皇后殘暴之名已傳遍京城,請求廢后。
他一說完,門下侍郎黃橈又出列道皇后無子,且行事乖張難以母儀天下,請陛下選品德賢良的世家女子充實六宮。
龍椅上的年輕帝王當即震怒,不置一辭拂袖而去。
來儀殿內,茗香和芷淇眼睛腫得像桃子。上元節之夜,芷瀾與她倆走散,後來御林軍在深巷中找到了她的屍身,身上的衣飾全部被除下,悽慘之情難以名狀。
從齊國來到帝京剛一年,如花似玉的芷瀾就落得這般結局,她才十六歲啊!茗香找來最好的衣料,說要為芷瀾做一身最漂亮最保暖的冬衣,芷淇和她邊剪裁邊哭,眼淚打濕了衣料,又換匹新的來。
刑部和大理寺終是查到寧王身上。
那夜來了兩撥人,一撥全部身亡,一撥留了幾個活口,在刑部大牢經受不住酷刑,供出是受寧王指使,於上元節行刺帝後。
蕭衍急傳寧王,他卻矢口否認,問得急了就閉嘴不言。而依大梁律法,沒有實證,絕不能對親王逮捕審問。
蕭衍命大理寺和刑部搜尋證據,但此次刺客近千人,竟半點痕跡不留下,背後之人非同小可,圖謀已久。
他不敢細想,已隱隱猜到了是何人所使,遂命夜衛暗中探查。
前朝廢后之聲彼此起伏,請求廢后的奏摺雪片一般飄向承光殿,蕭衍皆置之不理。
兩日後,訊息傳到紫薇城。
正德帝聽聞瑤華再度遇刺,梁國朝中請求廢后,頓時龍顏大怒,馬上派出禮部侍郎劉瑾前往帝京探視長公主。
為表重視,蕭衍親自在英華殿接見劉瑾,韓相、文欽等人作陪。
劉瑾沉著臉道,「公主殿下自為貴國皇后,竟幾次三番遭遇刺殺。此事不查個水落石出,只怕陛下難以向大齊交代。」
蕭衍這兩日一直未休息,眼裡布滿紅血絲,坐在龍椅上支著頤,對劉瑾倨傲的目光視而不見。
「朕正在查。」
劉瑾只覺他敷衍,正色道,「陛下,刺客是如何進入帝京?那麼多人,武器從何而來?這麼大的陣仗怎會查不出?」
韓璦怒聲駁斥,「甚麼話?難道是我們不查?刺客盡數被滅了口,此事還是皇后娘娘的手筆呢,哼!也不知她是何意!」
公主於上元節之夜殘殺數百人,此事已傳遍天下,劉瑾也知曉。但公主誅殺的是刺客,傳言卻有意迴避,說的都是公主肆意殺人,也不知是誰有意引導傳言。劉瑾越想越氣,登時怒拍桌案,「若非逼不得已,公主怎會親自動手?」
韓璦冷笑一聲,扭頭不答。
劉瑾也冷笑兩聲,「當日情形,待臣見了公主自會知曉。」
雙方臣子態度惡劣,蕭衍仍不以為意,溫言道,「請侍郎等待兩日,皇后正在閉關。」
「閉關?」劉瑾驟然變色,「公主武功絕世,竟需要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