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第3/4 頁)
。”
皇帝目光熱切起來, 緊盯著思忖片刻, 方才輕出一口氣:“慢慢來。”
他轉向皇太子:“你怎麼想?”
“小姨母所說的倭國,一時半刻的打不過去的, ”皇太子徐徐道:“正如此前所說,若要攻打倭國, 必然要有水師帆船,通曉風向水勢,此非一日之功,再則,又有高句麗、東突厥虎視眈眈……”
他的手指在那幾個國家所在之處一點, 又重新斂入袖中:“對於我們而言,時常寇邊的東突厥,才是迫在眉睫之事。”
“父皇登基三年,厲兵秣馬, 與民生息,已有與之一戰之力,此外,小姨母所說的吐蕃王朝,也須得留意,既然已經知道此處來日會是勁敵,也當早做防範。”
衛國公眉頭微動:“太子殿下是說……”
“囊日論贊既死,新舊兩派激烈對抗,短時間內,幼主只怕很難將這個爛攤子收拾起來,”皇太子道:“對於大唐而言,一個四分五裂的吐蕃,遠比統一起來的王朝有利。”
衛國公看向皇帝,見他微微頷首,顯露贊同之意,便道:“如此,可叫劍南道暗中配合,或可將其一分為二,彼此內耗……”
皇太子道:“空談無益,來日出軍突厥,揚帆海外,都要有真金白銀堆砌,只是現下民生凋敝,不可再加賦稅……唔,或許可以鼓勵商貿,徵收商稅。自漢朝時候起,便有絲綢之路,本朝早已重開,又有人自海外而來,未嘗不是另一條思路……”
他說的條理分明,皇帝聽得滿意,略頓了頓,又嘆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沒有百姓與錢糧,一切都是空談。天下動盪已久,人口凋零,貞觀初年,不及三百萬戶,現下雖略有好轉,但仍要謹慎處之。”
有的時候,人所需要的只是一個準確的方向,只要不走彎路,緩步前行,最終總能抵達終點。
有喬毓在,短時間之內,他們不會走到歪路上。
但有些事情,並不是知道方向便能成功的,脫離了腳下基礎,再美好的未來,也只是眼前畫餅罷了,看得到,吃不到。
內殿中只有皇帝、皇太子、衛國公與喬毓四人,並無宮人內侍在側,如此站在那地圖面前端詳良久,又往書案前去落座詳談。
皇太子研磨,皇帝執筆,鋒銳的眉梢一挑,道:“你說朕曾經開創盛世,那時候,朕是怎麼做的?”
喬毓被他問的腦袋有點懵,略微思忖,語氣中流露出幾分欽佩來:“你做的很多……”
“那便叫朕來問,你慢慢答。”皇帝並不因此自矜,提筆蘸墨,道:“行政上有變革嗎?國策有哪些?”
“聖上登基之後,便以三省六部分權,又選賢舉能,廣開言路。戰亂之後人口凋零,民少吏多,朝廷便組織裁撤冗官,輕徭薄賦,鼓勵農桑。”
這些都有些籠統,喬毓頓了頓,又道:“此外,又對府兵制、均田制與科舉進行改革,又以均田制為基礎,推行租庸調製,節制力役的徵發,不奪農時……”
她說的時候,皇帝便提筆記錄,喬毓說完之後又過了會兒,他才慢慢停筆,對著紙上內容看了會兒,道:“萬事有利有弊,這些策略有獨到之處,想來也有所疏漏,後世人應當有所總結。”
喬毓有些欽佩了,點頭道:“確實有。”
皇帝卻沒有急著問,又道:“朕在位期間,對外征討如何?”
喬毓想了想,道:“貞觀四年——也就是明年,東突厥覆滅,貞觀九年打吐谷渾,貞觀十三年滅高昌,貞觀十九年打高句麗……”
“那個,”她有點不好意思的道:“雖然都說是從容班師,但我覺得,你好像打輸了……”
“……”皇帝斜她一眼,道:“後來呢,高句麗滅國了嗎?”
喬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