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384(第2/2 頁)
執行自如?
更甚者,火銃可在馬上使用?
太多的問題,一起湧上,朱能和張輔等武將均是滿腦袋問號,“陛下,這……”
“暫且細觀。”
朱棣抬起右臂,止住了朱能的話頭。
他想問的問題一樣多,現在還不是時候。
孟清和請示操演是否開始,朱棣點頭,“可。”
“遵旨!”
身為火器隊的建立者,孟清和不能置身事外,打馬上前,立在隊伍中,抽—出新佩的長刀。
刀鋒一亮,又是讓張輔等將領一陣眼紅。
好刀!
看看興寧伯手裡的,再看看自己的,不免心中火熱。
若是能得一把,就不虛此行。
刀身平舉,炮兵已填裝子炮。
令旗揮下,戰鼓聲響起。
伴著轟然巨響,一陣火光從炮口射出,立在百米開外的石堆木板已然塌落,幾點火星引燃了木板,火光迅速燎原。
三聲炮響之後,列成三排的火銃手越過火炮,瞄準木靶草人,前排發射,最後一排填裝火藥鐵丸,中間傳遞火銃,以保證射擊不斷。
三段式射擊法,朱棣早已知曉,但大寧火器隊明顯有了改進,且更為嫻熟。
五輪齊射之後,兩排火銃手調換,五輪之後再換,立在前方的草人和木人無一不傷。火銃效能優良是其一,火銃手技藝熟練更為重要。
“大寧邊軍果然驍勇。”
大寧雜造局製造的鳥銃效能雖優於明軍現有火銃,但連續發射十五次已接近極限。
銃身熱得燙手,不炸膛,也有將人燙傷的危險。
“火銃散,騎兵衝鋒!”
號令以鼓聲和令旗傳達,三排火銃手迅速向兩側散開,散開時沒有轉身,而是橫託火銃,目視前方,依序後退,此舉又讓觀看的朱能等人眼前一亮。
不過瞬息,火銃手已讓開道路,五十名身著皮甲的騎兵,列成錐形,轟然發起了衝鋒。
大寧騎兵以兀良哈及邊軍精銳為主,待遇極優。自永樂三年,歸附的草原部落和野人女真接連成為兵源,競爭更加激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