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300(第1/3 頁)
</dt>
同時獲罪的還有戶部右侍郎李文鬱。無故不陪祀太廟的大不敬之行被當殿揭發,加上支援孫瑜彈劾沈瑄袁容,成功激起了永樂帝的火氣,養馬沒他的份,乾脆發去遼東戍邊。
剛剛從浙西返京的戶部尚書夏元吉也受到了波及。
夏司徒當真是冤枉,好不容易治水歸來,屁股沒坐熱,又被永樂帝扔去蘇州治水。夏司徒沒處伸冤,只能打起包袱,啟程上路。
夏司徒不是一個人走的,朱棣還給他派了幫手,大理寺少卿袁復。
國家財政部長和最高檢察院副院長一起被派去疏通河道修築堤壩,該說永樂帝氣昏了腦袋,還是大明的官都是人才,一專多能?
工部尚書想出列,向皇帝表示,治水是工部的活,戶部尚書就算了,大理寺少卿算怎麼回事?
不等腳步邁出,就被工部左侍郎死死拉住。
現在是什麼情況,天子正在龍椅上噴火,誰敢出頭誰倒黴。司空大人也想去北京養馬?還是讓整個工部同僚都去遼東戍邊?
工部尚書遲疑了,腳步到底沒能邁出去。
於是,戶部左右侍郎養馬的養馬,戍邊的戍邊,戶部尚書和大理寺少卿手挽手奔赴蘇州治水。幾個參合進來的給事中也被下放支教,邊遠山區的教育事業即將迎來美好的春天。
朝堂上的爭議之聲頓消,再無人反對設立北京行軍器局。
孟清和看到邸報時,孫侍郎和李侍郎已在出發的路上。前北平布政司雜造局廣盈庫已改隸北京行部,暫為行軍器局辦事衙門,掌管軍器局的設立及生產。
設立行軍器局一事,孟清和沒有插手。他很清楚,以永樂帝護短的性格,即使不批准行軍器局設立,也不會問罪沈瑄和袁容。朝堂上有誰敢揪著這件事不放,都不會有好下場,戶部的兩位侍郎就是鐵證。
如果自己參合進去,哪怕是擦個邊,都不會有沈瑄和袁容的待遇。性命能夠保住,受些皮肉之苦卻免不了。再到刑部大牢住上一段時間都有可能。
私底下向沈瑄提出幾點建議之後,孟清和表明態度,順利將自己摘了出去。
對此,沈瑄沒有多說,袁容知道一些,卻也保持了緘默。
十二月中,雜造局和行軍器局製造的第一批火雷和火箭送抵邊塞。
韃靼的運糧隊伍也如期抵達。
大雪之中,開平衛派出一支騎兵,上前查驗過對方隨身攜帶的文書和朝廷發下的千戶腰牌,向城頭打了訊號。
在開平衛等了五日的韃靼聯絡員立刻策馬飛奔而來,同領隊的韃靼千戶確認了彼此身份,向出城的明軍千戶保證,這支隊伍確是鬼力赤可汗麾下能征善戰的勇士無疑。
千戶回城稟報,未及,城中傳訊,令韃靼騎兵後退百里,同時派出遊哨,重兵嚴防之下,南城門緩緩開啟。
雖有皇命,也驗證了身份,該防備的仍要防備。
誰知道這些韃子會不會突發奇想,糧食到手,順便再搶一把。
運糧的馬車綿延成長列,壯實的駑馬,性格極為溫順,在雪中輕輕踱著蹄子,口鼻中噴出一片片白霧。
五百石糧食,滿打滿算六萬斤,看似不少,運回去,也只有鬼力赤和韃靼高官帳下的牧民有份。實力不強或是距離較遠的部落,仍是分不到一粒。
除了糧食,馬車上還裝有賞賜給歸附部落的太平襲衣等物,棉花也有不少,都是草原上急需。
韃靼勇士們很受觸動,明朝天子說話算話,是真英雄!
為首的韃靼千戶下馬行禮,單手捶著胸膛,砰砰作響。壯碩的身材似小山一般。
這份感謝是真誠的,但是,短暫的感動不代表友誼長存。
韃靼騎兵和邊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