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297(第1/2 頁)
</dt>
於是,趕在朱棣南歸之前,孟清和抄底北京行部,除了南京六部,和北京的文官集團也結下了樑子。
想重塑友誼?
今生怕是不可能了。
朔風又起
永樂帝御駕南歸,有幸被永樂帝召見的韃靼和瓦剌使臣也收拾起行李,準備回草原。
此次大明之行,韃靼使臣的收穫是巨大的。
明朝天子不打算對韃靼動武,還因鬼力赤的識趣稱臣,承諾發給韃靼救濟糧,賜金印冠帶襲衣及鈔幣,奉命出使的韃靼人,或多或少都得了賞賜,多是鈔幣,布帛,香料等物。
賞賜豐厚,韃靼使臣來時騎馬,回去就要用馬車拉了。
臨行之前,韃靼使臣特地拜會了留守行後軍都督府的兩位大佬,一來正式辭行,以示禮貌,二來打聽一下,明朝天子承諾的救濟糧什麼時候發。
得到的回答是,就在近期。
廣平侯袁容一張笑臉,定遠侯沈瑄則始終散發冷氣。甭管笑臉還是冷臉,都明擺著不好惹。
面對如此高壓,韃靼使臣壯著膽子又問了一句,近期是何時,有沒有具體的日子,方便從部落派人接應大明的運糧隊。
“草原廣袤,且有瓦剌騎兵出沒,下臣只是擔心中途出了差錯。”
小心觀察袁容和沈瑄的表情,韃靼使臣話裡話外的表示,不是他不信任大明,實在是草原太大,地廣人稀,冬季雨雪連綿,牧民為尋找過冬之地,經常搬遷。韃靼可汗鬼力赤的王帳也經常是日就換個地方。一旦明朝的救濟糧進入草原,沒有韃靼派人接應,很可能找不到鬼力赤的王帳,更有可能因不識路況,跑進瓦剌的地界去,那樣一來,麻煩就大了。
草原上是強者為尊。
日子艱難時,只能以打穀草,搶劫明朝邊境為過冬儲備。
無奈明初邊軍十分強悍,敢上門搶劫的,逮住了肯定一頓胖揍。
從洪武年到永樂年,北元被揍成了韃靼、瓦剌和兀良哈。草原壯漢們意志堅強,即使被揍,也要組織起隊伍再接再厲。沒辦法,不搶實在活不下去。
受小冰河氣候影響的不只是大明,草原上的牧民生活一樣艱苦。但這不構成搶劫的理由,也不代表邊軍會任由他們劫掠。
因為邊軍的強悍,韃靼和瓦剌只能化整為零,採取游擊戰術。壯漢們得手的機會不少,付出的代價同樣巨大。
見從明朝佔不到太多便宜,鬼力赤和馬哈木乾脆轉而向對方下手。
搶不了大明,還收拾不了你?
部落之間的摩擦不是一次兩次,隨著永樂帝登上大統,愈加的頻繁。
因此,兀良哈被搶,首先想到的就是韃靼和瓦剌,甭管真相如何,咬死了要和鬼力赤和馬哈木死掐到底。
甭管打不打得過,反正先打了再說。老子背靠大明,明朝天子的實力,那是槓槓地!
韃靼使臣不擔心明朝天子食言,只擔心瓦剌和兀良哈得到訊息,中途插手,把救濟糧拉回自己的地盤去。
若是瓦剌還好,大可抄起刀子去討回來。
換成兀良哈,恐怕就得仔細斟酌一下。誰讓人家上邊有人,背後站著大明?
聽完韃靼使臣的解釋,袁容沉吟片刻,轉向沈瑄,“依子玉看,此事該當如何?”
沈瑄道:“陛下口諭,自當奉旨行事。糧草會於近期調撥,最遲在十二月底,也會送到鬼力赤可汗手中。”
韃靼使者仍是擔心,“途中若遇變故,如何解決?”
“依瑄之見,貴方可留下聯絡之人,糧隊出發之前可送出訊息,請可汗派人至邊衛接收,豈不是更加妥當?”
韃靼使臣不自覺的點頭,雖然這位定遠侯始終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