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286(第2/2 頁)
天子親軍,無不退避三舍。尤其是經歷過洪武朝的官員,見錦衣衛如此行事,不免擔憂,莫非藍玉案又要重演?
有細心的不難發現,本次被圍府邸的多是建文舊臣,武將出身,且在靖難時同天子有過交鋒。
李景隆撇到一旁,耿炳文,盛庸,平安,都讓朱棣吃過虧。
莫非天子要清算了?
武將們不安,文臣同樣不安。
文淵閣內的解縉等人都是心中惴惴,楊榮和楊士奇也無法繼續置身事外。
眾人都在猜測,天子到底想做什麼。
莫非李景隆等人是行刺案件的主使?
沒有理由啊。
建文朝已經過去,朱棣坐穩了皇位,這個時候謀劃行刺,腦袋進水了?何況建文帝進了皇陵,他的幾個弟弟也被貶為庶人,送到中都看守,刺殺成功又有何用?
想不明白,當真是想不明白。
或許是認為朝臣們的腦袋還不夠大,朱棣很寬又放出兩個驚雷。
敕諭代王傲狼悖慢,上違祖訓,下虐軍民,無君無兄,大逆不道,革其三護衛,只給校尉三十人隨從。
敕谷王貪虐殘暴,擅興土木,疲勞軍民,加徵賦稅,使民怨沸騰,同革其護衛,令居王府思過。
同時,嚴令官屬有司,自今起,非得上命,王府不許擅役一軍一民,斂一錢一物,違者重罰。
處置了代王和谷王,朱棣又下旨封朱盤烒為寧王世子,賞銀加祿。同時冊封的還有周王世子和岷王世子。
打一棒子,給顆甜棗。揍一批拉一批,永樂帝用得相當純熟。
至此,行刺案的主謀仍未浮出水面,但從天子連番的動作不難看出些許蛛絲馬跡、
建文舊臣,藩王,外戚。
想得深一些,不免心驚。
朱高熾身居文華殿,閉門不出,連解縉等人也不見。除給朱棣的請安奏表,對朝政問也不問。即使有朝臣找上門,也會第一時間封存,如實寫上奏表送往北平。
世子妃被拘在文華殿中多日,直到以沐昕為駙馬都尉,尚常寧公主的旨意下達,才被徐皇后召去說話。
期間,耿炳文上疏,請除爵。平安和盛庸同樣上疏乞骸骨。
李景隆沒有上疏陳情,也沒表示委屈,曹國公到底硬漢一回,絕食了。
訊息傳到北平,朱棣都十分驚訝。
十天過去,在旁人以為曹國公府要準備白事時,李景隆依舊活得好好的,繼續絕食中。
接到錦衣衛的奏報,朱棣直接氣笑了。
“傳朕旨意,讓楊鐸把人撤走。也給曹國公帶句話,餓不死就別餓著了、”
“遵旨。”
鄭和應諾,退了出去。
朱棣拿起後都御史陳瑛彈劾盛庸的奏疏,沉思良久,終究還是放到了一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