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333(第2/2 頁)
和看向都事,疑惑問道:“只有六人?可是他人條件不符,退了回去?”
都事搖頭,道:“回鎮守,學中報上的名單全在這裡,卑職並未劃去一人。“撓撓下巴,孟清和腦袋上冒出一排的問號。
不應該啊,以大寧儒學和衛學的人數統計,比例完全不對。刨除韃靼和女真,再去掉準備科舉和武舉的,同時減掉臺閣體不過關的,也不該只有這麼點人。
那些從京城發來支教的犯官,半綁來的儒師,難道不想趁機回京?
還是說,大家集體提高了思想覺悟,立志紮根邊疆,報效國家?
都事表示,這個下官不清楚。不過,在名單送來之後,已有兩人找上他,想活動一下,將名字從呈報的單子上劃掉。理由很簡單,字寫得不好。
“果真?”
都事點頭,“果真。”
“如何證明?”
都事表情微妙,“此二人言,右手不慎被磚砸傷,三月內將以左手寫字。卑職看過,的確是傷了。”
孟清和:“……”
朝廷的詔令上寫的是修書,不是服苦役,用得著到自殘這個地步嗎?
看看都事,再看看紙上的名字,孟清和搖搖頭,到底拿起筆,將兩人的名字劃了下去。
事已至此,人家不願意,總不能綁去南京吧?
在核實過餘下四人的各項條件之後,大寧舉薦的賢才只剩下兩人、名單送到北京,沈瑄沉默無語。
再看漢王和趙王舉薦的名單,更加無語。
順天八府,大寧諸衛,宣府之地,廣寧開原,就舉薦出十個賢才?
捏了捏額頭,定國公心一橫,十個就十個,照實報!
邊塞之地,民風彪悍,尚需教化之功,天子應能體諒。
永樂二年十二月戊寅,各府州縣舉薦的賢才名單陸續送達京師。
經朝廷第二輪選拔,入選的宿儒生員,將在年後啟程進京,參與修書。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不清楚,自己參與的將是何等盛事。許多人進京的目的,不過是為今後的科舉和官場鋪路。
同月,日本朝貢的師團登陸寧波,在大明衛軍的“護送”下,前往南京。
鄭和船隊已從日本,繼續南下,奉皇命往安南一行。
船隊攜帶的絲綢,瓷器和茶葉,在日本和琉球諸島換回了不少的金銀。
興寧伯派來的人卻有些特立獨行,除了金銀之外,還“換”了五六名工匠,都是製作倭刀的好手。上了船,這些倭人都被集中看管。鄭和知情,特地派人詢問,隨船的丁千戶親自拜見鄭和,取出孟清和的親筆信。
讀過信,鄭公公二話不說,同樣加入了換人的行列。
不換?
不換也得換!反抗的定然是倭寇,統統抓起來!
鄭和的換人行動得到了王景弘的大力支援。
很快,漢王和趙王派來的人察覺了其中端倪,想跟著動手,可惜已經來不及了。好在有丁千戶告知,興寧伯有言,此次換來的工匠將無償贈送兩位殿下一批。當然,大頭還是要獻給天子的。
幾句話下來,說得眾人眉開眼笑,皆大歡喜。
由此可見,前武庫司郎中,雖然離開文官隊伍已久,一身本事卻沒落下。
丁千戶會做人,會做生意,更重要的是,他還不暈船!
選派丁千戶隨鄭和一起下東洋,孟清和都不得不讚嘆自己有識人之能,果真是眼光獨到。
於是乎,在鄭和的船隊中,多出了一個深得興寧伯真傳的丁千戶,下西洋的歷史,也將因此而變得不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