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節(第3/3 頁)
陽郡王是在出發前往北平途中聽聞訊息。說不擔心是假的,可更多的卻是興奮。他了解自己的老爹,如果要追究他的罪名,來宣口諭的就不是鄭和,而是錦衣衛了。
關於改造武器的奏疏,他正隨身帶著,之所以沒提前送出去,不過是不耐煩同朝中那群人糾纏。既然父皇要北巡,定然會召見他,當面奏對,效果定然更好。
當然,他也不會忘記興寧伯的功勞。歸根結底,他手下的騎兵能鳥槍換炮,興寧伯當居首功。如果父皇點頭答應在邊衛中推廣改造後的火雷與火銃,興寧伯的功勞更大。
同樣啟程上路的孟清和一樣安慰自己,雖然主意是他出的,鼓勵工匠們開動,標新創異也是因他而起,認真追究會有踩線的嫌疑,但大寧和開平衛雜造局兼有兵器局的職能也是不爭的事實。
他哪裡知道,朱高燧會把大寧城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訴朱高煦,而朱高煦又如此富有實踐精神,真讓人把“火雷”給造了出來。
說白了,火雷就是手榴彈的原始版,宋時就有了雛形,南京武器局也有試造,只是使用效果沒有開平衛製造出來的好。
武器局造出來的,基本是一炸兩瓣,只聽響不開花的也有。
大寧和開平衛改造出來的,一般能炸開好幾塊,殺傷力至少上了兩個檔次。
孟清和一路都在思索,高陽郡王會不會把自己給供出去。還有,馬上就要見到沈瑄了,關於改造火器的事,也曾在信中向沈瑄提及,依照沈瑄的回信,他是應該不會計較的……吧?
朱高煦和孟清和心思各異,卻一同狂奔在趕往北平的路上。
獲悉朱棣已到北平的朵顏三衛很是興奮,大小頭領湊到一起,開始商量皇帝下令進攻大漠時,自己能領到什麼位置。
前鋒還是主力?總之不會分到押運糧草吧?假如真被派去運糧,撒潑打滾也不能答應。
比起興奮中的兀良哈,韃靼可汗鬼力赤和左右丞相卻是滿臉愁容。
大明天子到北平了,扣押的明朝使節不放也得放了。
原本,鬼力赤和左右丞相商量,扣下使節,看看朱棣的態度,再決定是強硬還是服軟。本來嘛,搶劫兀良哈的就不是自己,找自己要賠償也說不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