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第3/4 頁)
險九死一生,仍是主動請命。燕王也沒打算將他視做棄子,暗中派楊鐸帶人保護左右。
據悉,被問及誰可當此重任時,沈瑄與朱能一同推薦了楊鐸。
燕王點頭,表示贊同。楊鐸多次進京,同小舅子徐增壽也見過面,比較熟悉南京的地形,一旦武勝遇到危險也好想辦法撈人。
下達了任務,燕王很滿意,同朱能誇獎沈瑄有才幹,不只武力值超群,還有識人用人的本事。
沈指揮很謙虛,一再表示,全都仰賴王爺教導。
“楊同知行事沉穩,善於把握時機,若有他在京城,他日大軍過江,直抵城下,當成大功。”
一番話有理有據,順便暢想了一下美好的未來。
燕王連連點頭,想到楊鐸的父親曾在錦衣衛混得風生水起,很有家學淵源,一拍大腿,沈瑄提醒了他,好鋼就要用在刀刃上!宮中的宦官只能傳遞訊息,徐增壽肯定被建文帝盯著,又有是敵非有的徐輝祖,是該派人進京好好活動一下了。
於是,在保護武指揮進京的同時,楊鐸又接到了長期潛伏京城,配合徐增壽進行多方聯絡,伺機而動的重要任務。
楊同知恭敬領命,表示一定完成任務!
雖然比不上戰功來得快,但若能高質量完成這份工作,燕王登上九五之日,功勞絕對不小。至於人身安全問題,造反本就是個掉腦袋的職業。潛伏京城危險,上了戰場也是一樣。造反成功,大家升官發財,分田分房子,造反失敗,一起腦袋落地。
經過一番思考,楊鐸擺正了心態。這是個艱鉅的任務,同時也是一場機遇。成敗全看他自己。
聽聞是沈指揮推薦了他,楊同知不解。似乎,他同沈瑄並沒多少交情?難道是一起奪取真定城的原因?
直到出發,楊同知仍沒能想清楚這其中的關竅。
出發之前,楊鐸意外點了紀綱隨行。紀百戶顛顛的跑過去,萬分感謝楊同知的賞識,好似忘記了在德州時,差點命喪在楊鐸手中。
孟清和偶然得知楊鐸曾在戰場上救過自己,在真定城中表達過感謝,楊鐸出發時又親自去送。看到隊伍中的紀綱,眼眸微閃,果然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
送行帶來的結果,當夜,孟十二郎的後頸又留下了一個清晰的牙印。
摸了摸脖子,仰頭望天,好像明白了沈瑄這段日子以來不對勁的原因。
勉強壓下不停上翹的嘴角,好吧,他就偷著樂了,怎麼著吧!
五月初,抵達京城多日的燕軍指揮武勝終於得到了皇帝召見。
這是一次成功的會面。
武勝表示,燕王對朝廷的忠心天地可表。燕王靖難都是朝中奸臣逼的,絕沒有對皇帝不滿的意思。
如果沒經歷過之前的種種,建文帝說不定會相信他的話,如今仗都打了三年,還說燕王沒有不臣知心,是騙三歲孩子呢?
就算生氣,建文帝也沒想把武勝怎麼樣。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高巍好好的回來,武勝也該全須全尾的送回去。
如果建文帝真這麼幹了,說不定能為黃子澄和齊泰的募兵爭取更多時間。畢竟是燕王親口保證使臣在京期間不向南動兵。
千算萬算,卻沒算到方孝孺突然插了一腳。
嫉惡如仇的方大學士表示,燕王欺人太甚!竟敢派人矇蔽天子,睜著眼睛說瞎話!不能把燕王怎麼樣,必須嚴懲武勝!
建文帝好被他激烈的言辭嚇了一跳,“愛卿,如此不妥吧?”
“陛下,燕逆遊說不可輕信!武勝助紂為虐必須嚴懲!”
“可戰事不利,又斬來使,”耳根子再軟,到底也是皇帝,朱允炆直覺處置武勝絕不是個好主意,“容朕再想想。”
不料方孝孺就是個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