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亂世才出梟雄 > 第64章 歷史明人點評

第64章 歷史明人點評(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戰國策大秦傳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風水卜卦紅樓襄王隋唐之吾為槍絕大明第一特工三國第一後勤大師,蕭何算什麼?轉生甘雨從吃清心開始變強機獸世界麒麟風雲群雄爭霸我,開局斬殺太子,起兵造反!立生一生重生大唐之逆襲風雲三國之龍逆天下最毒七皇子,開局迎娶女殺神我只想當廢物王爺,你偏來惹我?大明:我崇禎絕不上吊一穿就成絕世高手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熟讀歷史知識玩轉古代世界功高震主,女帝逼我叛國投敵

歐陽修:世宗在位短短五六年間,奪取秦隴,平定淮右,收復三關,其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而於國內延攬儒學文章之士,考訂製度、修訂《通禮》、確定《正樂》、商議《刑統》,其制定之法皆可施行於後世。其為人明智通達、英勇果敢,議論高遠不凡。即位次年,廢除天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座。當時中國缺錢,於是詔令全部銷燬天下銅佛像以鑄錢,曾說:“我聽聞佛說以自身及世事為虛妄,而以利益他人為緊要,假使佛的真身尚在,若能有益於世間,尚且想要割捨擷取,何況這銅像,豈是佛所吝惜的呢?”因此群臣都不敢說話。曾在夜間讀書,見到唐元稹的《均田圖》,感慨嘆息道:“這是實現政治清明的根本,王者之政應當從此開始!”於是詔令頒佈其圖法,讓官吏百姓預先學習知曉,期望在一年之內,大規模地平均天下的田地,其規劃和志向難道不大嗎。其討伐南唐,詢問宰相李谷計策;後來攻克淮南,取出李谷的奏疏,讓學士陶谷撰寫贊文,並用錦囊盛好,經常放置在座位旁邊。其英勇威武之才能可謂傑出,及其虛心聽取採納意見,用人不疑,難道不是所謂的賢明之主嗎。其向北奪取三關,兵不血刃,然而史家仍然譏諷他輕視國家社稷之重要,而僥倖在倉促之間獲得一次勝利,殊不知他估量強弱、比較敵我而利用述律的危險,抓住不可失去的時機,這若非善於決勝之人,誰能做到呢?實在不是史官所能企及的。

薛居正:世宗往昔身處卑微,尤擅隱匿鋒芒,待天命所歸,繼承大業,未幾便攻破高平之陣,次年又收復秦、鳳之地,江北、燕南,獲取猶如探囊取物,其神武雄略,堪稱一代英主。加之專注政事,終日勤勉不懈,揭露奸邪,多能切中事理。臣子有過,必定當面斥責,常言太祖縱容二王作惡,致使君臣之義,難以善終,故帝駕馭豪傑,有過則直言不諱,有功則厚加賞賜,文臣武將並用,無人不欽佩其明智而感念其恩德。是以仙逝之時,遠近皆悲號追慕。然其天性過於苛察,用刑過於嚴酷,待到事已行,亦多自懊悔。及至末年,漸用寬政,知曉戰事頻繁,憐憫黎民疾苦,實有意於濟世安民矣。然天不假年,壯志未酬,可悲可嘆。

司馬光言:若論周世宗,實可謂仁德之君!其不以自身安危為重,而心繫百姓;若論周世宗,實可謂英明之主!其不廢有益之事,不因無益之舉而廢。世宗以誠信之令駕馭群臣,以正義之責要求諸國,王環因不降而受賞,劉仁贍因堅守而獲褒,嚴續因盡忠而得存,蜀兵因反覆無常而遭誅,馮道因失節而被棄,張美因私恩而見疏。江南未服,世宗則親冒矢石,志在必克;既服,則愛之如親子,推心置腹,為其長遠謀劃。其宏偉大度,豈能與莊宗同日而語!《書》雲:“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又云:“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世宗庶幾近之矣!

曾鞏:唐太宗初登大位之際,邀叢集臣共商天下大事,且能黜退封倫,採納魏鄭公之議,遂成就貞觀之治。周世宗初登皇位,亦邀叢集臣,使其陳述當世要務,且能知曉王樸可堪大用,故而顯德之政,亦能獨闢蹊徑,一改五代因循之弊。

胡寅:五代之君,多刻薄於民而寬縱于軍。世宗則嚴於治軍而寬待百姓,既得掌控輕重之權,又汰除羸弱衰老之兵,擢升驍勇精銳之士,且言道:“兵貴精不貴多,百名農夫難以供養一名甲士,豈能竭盡民之膏脂,養無用之物,況且兵之強弱不分,眾人何以自勉?”即便聖人再生,亦難以改易此言。若非其心繫國家根本、深思熟慮,豈能知曉供養一名甲士需百名農夫之力?……以仁德守住皇位,則其所為損益自可明瞭。

洪邁雲:周世宗英勇堅毅,卓爾不凡,值此衰亂之世,僅五六載光陰,其威武之聲,震徹夷夏,實乃一時賢主。然其享年未滿四十,身歿半載,國亦隨之而亡。固然天欲授宋,使之驅除。然察其行事,失之於好殺,用法過

目錄
太祖實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