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縷飄失的心殤(十五)(第2/3 頁)
水石是一種在桂林灕江邊發現的地方特有石種,其石體上均勻以點狀形式遍佈閃閃發光的微晶體,石體上的微晶體在光線的照射下能發出美輪美奐的'金色'或'鉑金'光芒,光芒含蓄不張揚,觀賞時如鑽石般閃耀又如夜空裡的滿天繁星般。此外,石表晶體非常纖細,需在放大鏡的幫助下才能觀察到,晶體大小在0.01--0.1毫米內,所以最佳觀賞的距離在距石1米左右;雖然灕江清水石形狀各異、顏色也多,但都具有下面的特徵:1、石體表面遍佈許多能發出金光的微細晶體;2、石皮具有多數石種不具有的表層'吸水'特性(稱為‘活氣’),石體在'吸水後'會呈現出與幹石完全不同的觀賞效果,吸水後的石體雖光芒被水覆蓋,但石體更顯細膩,柔美,似貴妃出浴。 由於灕江‘清水石’在燈光的照射下會發出璀璨的星光,而在白日觀察則不易發現,故此石難被人們所發現,正如一份石緣一樣“可遇不可求” ;由於此石的首次發現是在位於桂林象山區的灕江中,故被人們稱為灕江;此石種極其珍稀,具有極高的收藏和觀賞價值。
太湖石——狹義太湖石是指產於太湖地區的古生代碳酸鹽巖,經風化作用主要是岩溶作用形成千姿百態、剔透玲瓏的石頭。太湖石是中國園林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極高的觀賞價值,在北京、蘇州、杭州、上海、南京等地都有太湖石裝點的園林。據白居易所著的《太湖石記》,說明至少在唐代太湖石已被廣泛開採利用.
璧石——靈璧縣位於安徽省北部,古稱“零璧”,後因盛產“靈光閃爍,色如璧玉”的佳石,於宋代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更名為靈璧,其石亦稱靈璧石。“玉質金聲”,“金聲玉振”的靈璧磬石,早在3000年前的殷代,即成為當時重要的樂器――特磬。據宋·杜《雲林石譜》載:靈璧石“或成物狀盛成佛像,或成山巒峰崖,透空多孔,有婉轉之勢,可成雲氣,日月佛像或狀四時之景。
九龍璧石——九龍璧玉石古又稱茶烘石、梅花石、華安玉,分佈在福建漳州市一九龍江流域。系距今2.48億年古生代二疊紀的海相沉積岩,經距今1.63億年中生代侏羅紀陸相火山噴發變質而成條帶狀鈣矽角質巖,硬度在7.2至7.8度之間。經鑑定被權威的地質部命名為“九龍璧玉石”。而福建省梅花山脈汀江河名石“中國水墨石”為小型九龍壁玉石種,是奇石中的奇葩。
泰山石——產於泰山山脈周邊的溪流山谷,其質地堅硬,基調沉穩、凝重、渾厚,多以滲透、半滲透的紋理畫面而出現,以其美麗多變的紋理而著名,泰山石以其古樸、蒼勁、凝重的格調名揚海內外,直接還原了大自然景觀。其中用泰山石製作——泰山石敢當,價值不菲。
英石——廣東英德地區岩溶地貌發育,英石實為裸露的石灰岩,經長時間的風化溶蝕作用而形成形態奇異、千姿百態的石體。英石園林與英石盆景是英石傳統開發的兩大拳頭產品,品種繁多的英石及其豐富的蘊藏量,已成為英德市的一棵巨大的搖錢樹。
雨花石——產於雨花臺組礫石層中具有觀賞價值的礫石統稱南京雨花石.南京雨花石五彩繽紛,造型奇特,晶瑩剔透,是一種令人喜愛的觀賞石。雨花石有質地美、形態美、色彩美、紋理美、呈像美、意境美六大特點,帶領人們進入如夢如幻如痴如醉的審美境界。 雨花石是觀賞石中的佼佼者,亦是江南三大名石之一,有很長的研究歷史,為歷代的名流貴族所喜愛。
三峽石——長江三峽既是一座天然地質博物館,又是一座天然奇石藝術宮.三峽石石源來自該區古老的前震旦系變質岩、沉積岩和前寒武紀侵入的花崗岩。三峽石奇形怪狀,抽象奇巧,或狀人類物,惟妙惟肖;或色澤豔麗,自成畫卷;或金光閃閃,令人目眩;或花紋交叉,成為文字形狀。
黃河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