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縷飄失的心殤(八)(第2/3 頁)
戰,南潯鐵路與瑞武路之間的守軍兵力薄弱,出現空隙,便命令整補後初步恢復元氣的第106師團向西推進,企圖切斷南潯路與武寧路中國守軍間的聯絡。第106師團接到岡村命令後迅速行動。
10月2日,第106師團主力孤軍深入到了萬家嶺地區。
10月5、6日兩日,第1兵團主力第74軍(即後來的號稱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74師的前身)等部在長嶺、背溪街、張古山、獅子巖等處與日軍第106師團激戰。74軍第51師在師長王耀武指揮下,向日軍佔據的長嶺北端和張古山制高點發起了數度攻擊,第305團團長張靈甫率一支精幹的小部隊,從日軍疏於防範的後山絕壁上進攻,經過白刃格鬥,佔領張古山主陣地。激戰至10月9日,在中國軍隊的打擊下,日軍第106師團損失慘重,特別是日軍基層軍官傷亡慘重,華中派遣軍司令官俊六大將親自組織向萬家嶺地區空投了200多名聯隊長以下軍官,以加強力量,這在整個中國抗日戰爭中是絕無僅有的。經五晝夜反覆爭奪,張靈甫帶傷堅持戰鬥,終於牢牢控制該陣地。
日軍第2軍左路軍行程不暢,右路軍與之相比稍好一點,第3和第10師團猛攻固始,一番激戰後於佔領該城。接著,兩個師團沿公路西進潢川,撞上了國軍一代名將張自忠。
張自忠整整守了10天,比原來預定的守七天整整超了三天,最後還能在敵人面前安全撤退。
日軍佔領潢川后,直搗羅山、信陽,胡宗南的第1軍、46軍早已在那裡嚴陣以待。胡宗南的第一軍是當時國軍裝備最好的,有邱清泉的坦克部隊(當時國軍唯一的坦克部隊)和彭孟緝的炮兵旅(當時最大的炮兵編制)。
胡宗南坐擁國軍最好的裝備,用三個軍七個師與日軍已經血戰數次的兩個師團激戰20多天竟然還佔下風,最後丟了信陽,李宗仁曾“電令胡宗南自信陽南撤,據守桐柏山、平靖關,以掩護鄂東大軍向西撤退。然胡氏不聽命令,竟將其全軍7個師向西移動,退保南陽,以致平漢路正面門戶洞開。武漢會戰打到了10月中旬後,全線潰敗。
武漢外圍要點盡失,更重要的戰略決策失敗,蔣介石沒想到這時日軍竟然還能分兵在廣東登陸,並很快於21日佔領華南重要港口廣州。
青島、上海等地陷落後,廣州就成了中國最重要的港口了,但與它的重要性相比,防守卻顯得很鬆懈,粵軍竟然被抽調半數去參加武漢會戰。誰知在武漢會戰國軍頑強抵抗,使得戰局進展緩慢,日軍大本營等不及了,迅速抽調三個師組成21軍,由古莊幹郎大將統領,在海軍第5艦隊司令長官鹽澤幸一支援下,奇襲廣州。
廣東這邊到是聽到一點風聲,廣東省長吳鐵城還向重慶作了報告,可是蔣介石居然以為這是日本人故意製造出來的“假”情報,試圖讓國軍從武漢戰場抽出兵力支援廣東。不給增加兵力也就算了,蔣介石竟然還發報讓餘漢謀再調一個師去武漢戰場。
10月11晚,日軍7萬多人,2.7萬匹馬在廣州大亞灣登陸成功,一路勢如破竹,連下淡水、惠州、博羅和增城,21日已經攻到廣州近郊。
餘漢謀的12集團軍僅僅10天就被日軍打敗,乃下令廣州守軍撤退,廣州於21日下午淪陷。
廣州一失,粵漢鐵路被切斷,武漢就更不值得用重兵防守了,面對這種情況,蔣介石又吸取南京保衛戰的教訓,不做孤城困守,決定放棄武漢,10月25日棄守該城。
日軍26日佔領武昌、漢口。27日,佔領漢陽,武漢保衛戰至此結束。
為保衛武漢,國民政府重新劃分戰區,制定戰略防禦部署,將重點放在武漢外圍,從6月到10月底同日軍展開了一系列英勇的防禦作戰,使敵在推進途中付出重大代價。在長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