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人年少不輕狂(下)(第4/11 頁)
利用地勢抗擊日軍,國民黨軍隊第二集團軍司令長官孫連仲命損失慘重的七十一軍軍長宋希濂率部撤守江淮嶺。
1938年9月9日,沙窩阻擊戰開始徵民眾攜助修築防禦工事。
9月11日沙窩抗戰打響。沙窩阻擊戰是國民政府組織的武漢會戰信陽與羅山戰役的組成部分。日軍投入增援部隊十三師團沼田支隊、十六師團筱原支隊,進犯達權店(新店)、沙窩。此時,國民革命軍守軍孫連仲第三兵團控制商城以南、新縣以東、麻城以北以白雲山主峰為中心地區,拒敵南下麻城。
其中,77軍37、132、179師佈防新店一帶,田鎮南第30軍30、31師、44旅佈防於馬鞍山與白雲山嶺東小界嶺一帶,馮安邦第42軍27師(師長黃樵松)為預備隊,宋希濂第七十一軍佈防於沙窩至小界嶺一線。
1938年9至10月間,中日武漢戰役進入最艱苦的階段。中國第五戰區10萬餘部隊堅守大別山防線,在麻城小界嶺一線阻擊日軍四十餘日,李宗仁、白崇禧、孫連仲、宋希濂、田鎮南、馮安邦、池峰城、黃樵松等國軍名將率領部隊頑抗死守,前赴後繼,“一寸山河一片血,萬里江山萬里營”,終使日軍在進入大別山區100多公里的行程中,受阻月餘,傷亡2萬餘人。國軍奉命撤離戰場時,很多部隊也已損兵過半,兩萬將士屍埋青山峽谷。
西安事變之後,國共兩黨達成抗戰共識。在日本軍隊進攻沙窩白雲山防線的同時,熊作芳從延安返回大別山地區,擔任新四軍第四支隊紅安縣七里坪留守處副主任和中心縣委書記。根據中央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的指示,他將留守處改建為新四軍遊擊第六大隊,並擔任六大隊政委。率部挺進到漢口以北、平漢鐵路一帶打擊日本侵略軍。
在此期間,熊作芳帶領隊伍化妝成普通百姓,在沙窩熊河村一帶為據點,聯絡地下工作人員組織當地民眾,為71軍提供援助後勤補給,並以游擊戰的模式襲擾與痛擊零散日軍,為沙窩抗日戰爭留下了輝煌的歷史記憶。
刀襟沾血去,戰魄撼魂深。殘月枯霜襲,冰寒瑟體沉。
1938年9月9日,孫連仲獲悉日軍十六師團增援富金山,命部隊開始撤守沙窩白雲山為中心的小界嶺一帶,並迅速組織當地壯年民眾攜助修築防守工事。據老人們回憶,所有大門門板、農用鋤頭與鐵鍬都被徵集用於工事修築。
9月11日清晨,日軍10、13、16師團越過富金山防線,10師團直奔新店,77軍奮勇痛擊;16師團迅速佔領白雀園、餘集、打兒窩一帶,直逼沙窩陰山關與高山寨;敵軍13師團同時對馬鞍山守軍發起強攻。
十六師團藤江惠輔命筱田支隊為先鋒,在陰山關與71軍所屬東北軍牟中珩率領的114師的一個團交上火,由於陰山關地勢為丘陵,相對平坦,裝備較差的東北軍與日軍激戰兩小時後,傷亡慘重,迅速轍至高山寨,在熊河後山嶺烽燧臺上,佈防富金山戰役繳獲日軍兩枚迫擊炮的支援下,又抵抗了三個多小時,因炮彈數量太少,殺傷威脅力不強,後轍至熊河馬崗嶺熊河小寨,清點人數時傷亡大半。
在交戰期間,當地民眾在熊作芳等組織下,冒著槍林彈雨,為一一四師提供後勤補給,據“抗日婦救會”成員李氏老人後來敘述,戰鬥非常慘烈,幫忙護理抬送傷員的民眾都排成了隊伍。?
日軍佔領高山寨之後,迅速組織了迫擊炮陣地,打擊向馬崗山嶺撤離的中國軍隊。可惜了漢潢古道上的熊河古城,後漢王朝留下的古建築與明清時兩次遷徙修建的徽派建築毀滅貽盡,熊河壪村口那高大闊氣的精雕門楣樓,也毀於日軍的炮火之下。只存活了幾顆古樹與古代遺留的石器,熊河壪後山烽燧臺上不知多少次修建的哨樓也夷為平地,只剩下夯土所築的地基尚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