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是年少輕狂(上)(第2/9 頁)
的大小船隻,那嗒嗒的馬達聲清晰明快,伴著一兩聲汽笛,又夾雜著橋下正行駛而來咔咔的火車、還有那長鳴的號角聲。那種震憾在我腦中迴旋了終生,依然彷彿在昨天的夢裡。
過了長江,在橋頭守衛計程車兵口中,得知了碼頭怎麼走的路徑,黃鶴樓就近在眼前了。 經過大門口時,在我的一再央求下,劉叔允許我花了一元二角錢照了留影像 ,花了三角錢的郵資寄回家中。而那張穿著解放鞋、二姐為我買的牛仔褂、自己親手縫的板褲、多年前的照片,我至今仍完好地儲存著。
找到碼頭渡口時,已經是黃昏時分了,輪渡在下午五點就停止了,我們只得又返回漢口新華汽車站。
在車站裡 ,劉叔開啟黃布掛包,裡面是用塑膠袋包的油炸麵筋條,麵筋條上微沾了少許白糖,我又花了兩角錢買了兩杯白開水。肚子太餓了,吃起來特別的淳香,算是我倆豐盛的晚餐吧。
那一夜,我們在車站的硬木長椅上,和衣躺著,蚊子、蒼蠅虎視著我們的血和肉,就那樣一直熬到了次日凌晨六點,才乘上了去黃石的公共汽車。
黃石,我來了!
2
第二日上午,我們一行人才到達了湖北的第二大城市。然後坐上三路公汽,轉至黃石市磁湖邊擴建的鍛壓機床廠 。
那一年,我剛滿十五歲。
黃石市——這個古老的城市。屹立在長江岸邊,金屬礦產的寶地。吳王孫權在此屯兵建國,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在此地煉劍,宋抗金名將岳飛在此製造兵器,太平天國在此血戰,彭德懷將軍發動平江起義後在大冶縣駐軍。在黃石市的新華書店,下雨天或夜晚便多了一位少年的影子,在翻開《黃石志》的時候,才知曉風流才子蘇東坡在此披浪遊湖,吟詩作賦賞景。
天氣睛朗或陰天,只要不下雨,都要求上班,農民工的工作是計時的,每小時伍角錢。在國營建築工地做民工,時間比較規範,每天工作八小時。因年齡較小,一位湖南精瘦的工長很照應我,他親暱地用當地方言叫我\"細裸”。開始幫合同工在樓頂提水泥漿,工作對我比較輕鬆,又不加班,下午下班後時間比較充足。我就尋找到市裡圖書館,每天看書的時間是很多的。
看的書比較雜亂。有武俠小說,也有精美散文。那時剛進入青春期萌動的我,對瓊瑤的愛情小說也時時眷顧,也翻看一些古今名人傳記,但對諸子百家的書那時很少翻閱,只是讀了《孫子兵法》與明清小說四大名著。如《戰國策》、《詩經》、《淮南子》、《呂氏春秋》、《中庸》、《左傳》及漢賦等書,當時不屑一顧。也是後來在廣東東莞時,才知道那些書的精妙之處,用我一生時間也悟不透徹的高深學問。
有一次在市裡圖書館看書忘了時間,已是夜裡十點多了,最後一班公共汽車早就停開了,又下起了暴雨,我在圖書館附近,一家小賣部買了麵包充飢,裡面一臺黑白電視上正在播放《婉君》,同店主攀談電視劇情,講最後婉君還是選擇了三兄弟的老大。店主問我怎麼知道,我指著旁邊的圖書館說看書知曉的,剛出來買點吃的。店主對我豎起了大姆指,並且還送了一瓶一元錢的高檔汽水。後來晚上見到我,有時叫著幫清理物品,事後給我一元錢一個小時。那時的一元錢,可以買一本很不錯的書看了,後來打工走了,那些在黃石買的珍貴的書,都被鄉親們家的孩子借閱,也不知流轉到誰家了。
也是在黃石市,我第一次用初中所學的基礎英語和英語詞典相結合,吃力地看了英文版《諾曼底登陸》的開始三十頁,有一段我翻譯的段落記憶猶新——
“她平靜地坐在木房子的窗櫥下,無言(聲)地回憶著昔日往事,心底充滿著曾經的苦難歷程(苦澀的,痛苦的回憶),仍是面對大海,她微妙的臉上,面帶著微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