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玩心思不吃虧(三)(第2/3 頁)
舊持續。
無論是美元與黃金掛鉤,還是美元與石油捆綁。無論是白勞德的“懷特計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前身),還是美聯儲的十年一度的“量化寬鬆”在全世界“割麥子”。主要目的都是在掌控貨幣與控制金融。
中國清未至新中國成立這段百餘年民不聊生慘痛的歷史證明,失去了貨幣的控制權力,從而形成了半封建、半殖民、軍閥割據的亂象,致使國之不國,任由西方列強宰割。
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獨立自主的人民幣,以人民貨幣為人民為宗旨,以貨物本價為本位,物價穩定,經濟復甦。“任你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中國在1994年之後,以改革為推動,以美債為契機,儲備了鉅額的美元美債。造成了世界史上扭曲的最大債務人、向債權人提出系列苛刻條件,動輒以高徵關稅、高科技封鎖、對臺軍售為懲罰施相威脅,這在世界史上是絕無僅有的。而1933年羅斯福的《白銀收購法案》,與2010年奧巴馬逼迫人幣升值,是真正的歷史輪迴、思路一致。但是中國的金融貨幣今非昔比,操控在自己人民的手中。
中國以金融創新的膽識與勇氣,切斷了外匯與人民幣的直接關係,用於修建本國的基礎設施與民生福利,真正作用服務於人民,並且實現了外匯緊急情況下的市場干預、根據貿易的需求調整與穩定匯率、對需求外匯的機構放貸(收益超過發行“外匯國債”的成本收益)等,亞投行的成功執行,更是如虎添翼。
世界金融的發展,貿易的融資與匯兌成為金融擴張的主要途徑。隨著改革開放的崛起,中國能源的需求與貿易的全球化,用貿易渠道建立金融渠道、以及人民幣走向全球化,已經迫在眉睫。
操控貨幣價值,就是轉移社會財富。貿易走向哪裡,貨幣也走向哪裡,國家利益的保護與軍事介入也走到哪裡。一個強大的國家與一個和諧的社會,必須在財富的創造與分配的規則設定中,謀取一個穩定的平衡點。
中國的貿易透過改革開放走向全球化,而金融渠道與貿易渠道仍操控在美國人手中,為了擺脫操控與困境,近年來實施了西部開發,中歐鐵路貿易通道,重啟絲綢之路,亞丁灣巡航(世界商船護航)等。
與巴基斯坦的合作中,以瓜達爾港建立了“綠色經濟走廊”,繞開美國控制的馬六甲海峽,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目光建立連線新的印度洋與亞、非、歐貿易渠道。而中國金融貨幣全球化的建設與拓展,遭到了防範、拖延、限制,這涉及巨大經濟利益、金融戰略的核心利益,在西方自由貿易開放市場的設計者、領路者等,將遭到他們的圍追堵截。但中國的發展如山洪爆發、海嘯捲起、雷霆萬鈞、勢不可擋。
而美元的“量化寬鬆”以鄰為壑、鉛華洗盡,遭到了世界各國的抵制與反抗。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衝突,以安全、反恐、領土為藉口始終陰雲密佈,時爾發生。在這背後,印度需要發展,巴基斯坦需要強大,中國需要通達的貿易渠道,俄羅斯需要穩定的金融支撐,美國需要美元的全世界操控大權。
在擁有各方利益與貨幣操控的驅動之下,時間是戰爭中的關鍵變數,貨幣戰爭更是如此。軍事衝突與“第三方”的代理戰爭搬上了日程,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的軍事、貨幣博弈與交鋒,一直是暗流湧動。
誰笑到最後,除了印巴雙方的實力之外,還有世界大國博弈者透過貨幣與軍事實力的操控來實現發言權了。
而中東的戰爭,伊朗核問題,利比亞戰爭,伊拉克戰爭,巴以衝突,敘利亞內亂,以黎爭議等等,以美元主宰的石油體系的中東,始終使歐美亞大陸暗流湧動,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代理人戰爭持續上演。
你方唱罷我登場,再來客人二重唱、三重唱……主辦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